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讲述叙利亚人现状:用文化抚慰战乱伤痛

2013年04月02日 08:4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记者讲述叙利亚人现状:用文化抚慰战乱伤痛
叙利亚民间艺术家拉尼向记者展示他具有中国风格的绘画创作。记者 焦翔摄

  原题 用文化抚慰战乱伤痛

  大马士革有一条街被当地人称为“懒人街”,在那里人们可以买到时髦的服装、干净的蔬菜以及香气四溢的烤鸡。这条街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有一位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叙利亚艺术创作的民间艺人——拉尼。他的作品因结合了中国的文化元素,在当地很受欢迎。

  拉尼是在8年前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中国文化的,此后他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结合叙利亚传统绘画技法,摸索出一条崭新的创作思路,在大马士革独树一帜,先后接受过叙利亚国家电视台等10余家全国性媒体的专访。

  拉尼告诉记者,中国传统艺术倾向于柔和、典雅,与阿拉伯艺术的激情、夸张特征完美互补,尤其是在当前叙利亚国难当头的背景下,中国风格的画作能带给人沉静与愉悦。拉尼认为,叙利亚古代的大庭院都“有水塘、接地气、通风好、光线足、多植被”,这些特点与中国人的传统喜好相对应。“两国悠久的文化具有共通点,相互借鉴与融合,能够启迪更多智慧,这也是叙利亚人喜欢中国的原因之一”。拉尼说,他的画廊在国家陷入危机之后经营状况一直不佳,“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会坚持到底,希望通过艺术把中国文化中的乐观精神传递给叙利亚人,让大家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强”。

  叙利亚博物馆现代艺术馆馆长纳赛尔告诉记者,叙利亚艺术家约有6000人,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很多艺术家都喜爱中国文化,叙利亚艺术界向往同中国艺术家进行交流。

  除了艺术,中医也为饱受战乱之苦的叙利亚人贡献着微薄之力。阿塞姆两年前在大马士革开过一个大型的中医治疗中心,“那时中心的医生、护士有50多人,在大马士革几乎家喻户晓”。但由于安全局势恶化,他不得不关闭医院,“我不想浪费在中国学习11年所积累的中医医术,所以把诊所开到了家里”,记者日前冒险前往位于大马士革南部的米丹区,到这位叙利亚老中医的家里一探究竟。

  阿塞姆的家并不大,其中一半空间用来作中医门诊,墙上是他此前在中国的一所医科大学获得的证书,旁边的柜子里摆放着大量的中医典籍。记者到时,他正在为一位叙利亚病人做针灸治疗。“以前在叙利亚,做一次中医针灸很贵,一般在1500叙镑(按当时汇率约合30美元)。但现在因为打仗大家在经济上都面临困难,物价在涨,但我的收费却降了,为的就是能用中国医术为更多叙利亚人去除病痛”。现在,每周来此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阿塞姆告诉记者,现在海湾国家以提供良好待遇来吸引叙利亚医生,尤其是懂中医的医生,但他不为所动,为的就是把中医医术和保健观念在叙利亚保留下来,尽量帮助更多的人。“中医自古救人于危难、不求回报,我在引入医术的同时,也要把这种高尚的文化精神带到叙利亚”。

  在叙利亚,中国人受到了尊敬和赞誉,原因不仅仅是中国在国际上坚持正义主张,努力阻止外部势力对叙利亚内政的干预,还因为中国文化亲切温和、积极乐观,常常带给叙利亚人以启迪。今年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在即,即便战火纷飞,还是有许多叙利亚商人希望参加广交会。商人纳赛尔对记者说:“中国人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去过中国就会明白,这场战争其实毫无意义,同心协力发展经济,很多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记者 焦翔)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