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伊朗总统选举进入最后阶段 四大问题引关注

2013年06月05日 09:3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第11届伊朗总统选举将于6月14日举行,8名候选人的角逐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伊朗选举有何特点?谁最有希望接替现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伊朗民众对这次选举又有何期待?新华社驻德黑兰记者对此作出了解答。

  第一问:总统选举对伊朗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如何?

  伊朗1979年宪法规定,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伊斯兰共和制,政治体制实施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制。立法权由伊斯兰议会行使,行政权由总统及内阁行使,司法权由最高法院行使。

  伊朗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仅次于最高领袖的国家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元首。总统的职权是实施宪法,签署伊斯兰议会和经公民投票做出的决议,协调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之间的关系,并领导政府的行政事务。总统受最高领袖或领袖委员会领导。

  最高领袖为伊朗人民的领袖,由专家会议选举产生,并且只能从什叶派教法学家中产生,具有高于总统的权力,任期终生。伊朗现任最高领袖是哈梅内伊。

  第二问:伊朗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伊朗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4年,可连任一届。总统选举的通常程序包括候选人报名登记、宪监会进行资格审查、总统候选人展开竞选活动和公民投票选举等步骤。

  根据选举结果,获得全部选票50%以上的候选人将赢得选举。如果在首轮选举中,没有一名候选人得票率过半,则得票数居前两位的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选举。在第二轮选举中,获得多数选票的候选人将赢得选举。选举结果在选举委员会公布后必须得到宪法监护委员会的认可,最终胜出者还须得到最高领袖的任命。

  此次选举自5月7日起,伊朗内政部开始受理总统候选人报名工作,至11日报名工作结束时,共有686名伊朗公民报名参加总统竞选。伊朗内政部5月21日宣布,共有8名总统候选人通过宪监会的资格审查。目前,伊朗总统选举已进入候选人竞选造势阶段。根据伊朗内政部公布的数字,今年的选民人数近5050万人。

  第三问:重要候选人有哪些?其主要政治主张是什么?

  在伊朗内政部公布的8名总统候选人中,有5人来自强硬保守派阵营,2人属于温和保守派,1人属于改革派。其中,同属于强硬保守派的现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兼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现任德黑兰市市长卡利巴夫最引人注目。来自温和保守派的前首席核谈判代表鲁哈尼,实力也不容小觑。

  贾利利今年48岁,是伊朗外交政策、特别是核政策的实际执行者。2007年起,他担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兼首席核谈判代表。作为最高领袖身边的“红人”以及保守派的年轻干将,他多次参与伊朗与六国核问题谈判,深得最高领袖器重。他主张坚守伊斯兰革命确立的目标和原则,将美国主导的单边制裁转化为伊朗的机遇,但不放弃伊朗的核权利。

  卡利巴夫现年52岁,自2005年9月起担任德黑兰市市长。行政管理经验是他争夺总统宝座的最有利条件。在担任市长期间,他加大对公路、桥梁等市政设施的投入,在市民中赢得良好口碑。他自称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实用主义者,主张采取务实政策。他承诺当选后将集中精力解决当前国家面临的高失业、高通胀和医保危机等难题。在外交上他支持与美国对话,认为伊美对话会使全世界受益。

  鲁哈尼今年65岁,曾在2003年至2005年出任首席核谈判代表。他主张务实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与温和保守派和改革派均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他承诺将致力于挽救伊朗经济,组建一个“充满智慧和希望”的政府,并与国际社会建立“建设性互动”。当地媒体预测,不少改革派和温和保守派很可能支持鲁哈尼,这是他竞选总统的最大优势。

  第四问:选举对伊朗政治经济及伊核问题将带来什么影响?

  目前保守派处于优势地位,在候选人名单当中,保守派占据7席。在伊朗伊斯兰议会中,保守派势力控制着绝大多数席位,并得到最高领袖的支持。当地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温和派候选人当选下届总统,伊朗的政治气候也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在伊核问题上,由于核政策由最高领袖决定,新总统基本上不会使这一问题发生重大改变。

  在经济上,目前伊朗面临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严重、货币急剧贬值和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经济问题是每一位总统候选人争取选民的“利器”,也是新总统上任后面对的首要任务。但是,如果西方制裁一直持续,伊朗恐难以摆脱当前的经济困境。

  目前,伊朗国内社会矛盾突出,不少百姓希望变革。改革派重要人物的提前出局,使很多人感到失望。许多民众认为保守派占尽优势,新总统对伊朗未来政策走向的影响不会太大。(记者何光海 杨定都)

【编辑:董煜坤】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