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安倍胜选后或长期执政 右倾战略未必变向

2013年07月23日 15:49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在前日举行的日本参院选举中,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从民主党手中一举夺回参院,终结了长达6年的“扭曲国会”局面。

  自民党何以倒转乾坤?选后日本政局走势如何?结果对中日关系又影响几何?昨天,本报与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市日本学会举办专家座谈会,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大胜但非完胜

  在专家看来,安倍领导的执政联盟之所以能获胜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以超宽松货币政策为核心的 “安倍经济学”取得短期效果。日元贬值、股市走高、第一季度4.1%的经济增长率领跑发达国家,这都让选民对安倍政权抱有期待。第二,打领土争端和民族主义牌。从上台直至选前,安倍政权通过激化领土争端,刺激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迎合部分强硬民意,从而拉升人气。第三,在野党中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对手。民主党在此番选举中又未能像自民党那样拿出应景的治国理念和策略,加上内部又陷分裂,根本无力构成挑战。

  不过,专家认为,安倍政权此次虽是大胜,但还不足以称为压倒性胜利。首先,自民党只获得65席,加上未改选的50席,115个席位并未实现单独过半数的终极目标;其次,今年参议院选举的投票率仅为52.61%,为二战以来历届参院选举的倒数第三。这一方面说明日本民众对政党政治已感疲倦,另一方面也表明自民党的政策并未尽得人心。

  可能长期主政

  专家一致认为,赢得参院选举后,若不出意外,安倍政权长期主政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根据安倍上台以来的执政理念和政策取向,可以预见,安倍政权不会因选举因素的消失而轻易调整右倾化的国家战略。

  同时,此次选举还将强化“一强多弱”的政治格局。随着在野党的分崩离析,过去势均力敌的局面已然瓦解,能牵制自民党的党外力量将被削弱,在未来较长时期恐怕很难出现能与自民党抗衡的政治势力。

  此次选举体现的更深层次变化则是日本战后体制的渐变趋势在加强。较为明显的表征在于:日本中生代政治人物已逐步成为政坛主导力量;美国作为外部力量的相对衰落也致使战后体制出现结构调整;领土、海洋权益等中日之间的刚性矛盾成为右翼政客改变战后体制的新抓手。

  尽管江山在握,但安倍政权仍面临诸多挑战。一个是“安倍经济学”能否挺过明年消费税上调带来的经济探底的风险。另一个威胁是自民党内部的分裂。“扭曲国会”虽已消失,但作为“扭曲国会”产物的“扭曲自民党”仍将存在。自民党历史表明,若没有一个富有魅力的党首,内部争权夺利将更趋激烈。石破茂、麻生太郎这些党内大佬对相位一直虎视眈眈。

  正负影响俱存

  专家指出,安倍政权的胜选对于中日关系而言具有双重影响。从积极面来说,自民党领导的执政联盟掌权主政将使日本政局趋于稳定。“扭曲国会”的终结也会催生一个负责任的、更有效率的政府。在这一条件下,中日之间的沟通会更具连续性。从消极面来看,自民党不会改变传统保守主义政党的强硬本色,其右倾化路线也很难会有收敛,这将为中日关系蒙上阴影。

  专家认为,改善日中关系是由日本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是其不可回避的课题。但从安倍上台以来的一系列言行来看,从来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缺乏诚意。未来,如何切实化解中日领土争端、“8·15”会否参拜靖国神社、在修宪道路上会走多远,这些都是考察安倍政权对华 “诚意”多少的试金石。

  鉴于日本多数民众反对修宪,日本学界、企业界也主张对话与合作。专家呼吁:中日两国应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以维护两国关系大局为重,为中日关系注入正能量。

  本次座谈会由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吴寄南主持,蔡建国、胡令远、王少普、朱志华、郁志荣、吴四海、庄永、金永明、高兰、陈子雷、方晓、金应忠出席。(记者 廖勤)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