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观察:反思历史,日本为什么做不到?

2013年08月15日 1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题:反思历史,日本为什么做不到?

  中新社记者 肖欣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当天,多名右翼政客参拜供奉有日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政坛“右倾化”引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多个受害国同声谴责。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李薇当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对历史问题采取去道德化、去正义化的“技术性处理”,导致其反省和道歉苍白而反复无常。

  李薇指出,日本首相和官房长官不参拜靖国神社,但允许多名阁僚参拜,这表明日本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企图做“技术性处理”,即有象征意义的政治家不参拜。

  “但历史反思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是道德反思问题,是世界观问题,是触及人类灵魂、良知的忏悔”,这位长期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向记者感慨,“但日本就是做不到。”

  日本为什么“做不到”?李薇认为,关键在于其不肯与错误历史观进行切割。不同于政权重新建立并完成复杂而艰难的精神审判的德国,战后日本保留了天皇体制,左翼知识精英曾倡导的“由日本人民亲手进行”的对侵略行为的审判未能真正实现,不仅日本天皇逃避了战争责任,曾象征军国主义的文化符号——日本国旗、国歌、军旗得以延续,其隐藏的心灵意识得到传承。日本天皇制得以保留的另一原因是当时美国出于对苏冷战的需要,为便于统治日本。

  由于战后清算不彻底,去道德化和去正义化的“国民感情”、“遗族感情”被赋予正当性,成为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的理由。但正如韩国《中央日报》在其社论中所指,不管怎么披上宗教色彩,靖国神社始终改变不了是日本军国主义象征的事实。

  加之近年来经济发展不利、人口老龄化、社会缺乏活力,企图用“极端言行”刺激“社会郁闷”的日本政坛“右倾化”形成一种政治空气。中国社科院在其《日本蓝皮书(2013)》中指出,安倍晋三在第一次内阁期间已为修改宪法、承认集体自卫权的行使等准备了一定条件,如国会通过了与修宪密切相关的《国民投票法》,修改《教育基本法》等。2012年9月再度出任自民党总裁的安倍不断表示“还有未干完的事”。安倍的右翼保守思想和民族主义情绪,加速推动日本军事崛起和摆脱战后体制的“雄心”,在日本历届内阁首相中可谓最强烈和突出的。

  “以前否认历史的言论不敢公开讲,现在开始公开讲;以前极少数人讲,慢慢变成很多人讲;以前少数政治家偷偷参拜靖国神社,现在多数政治家大张旗鼓参拜;以前参拜是给政治上抹黑,现在成为‘添彩’的竞选手段……”李薇认为,日本政坛冲动、不理性的政治空气必须令人警惕。

  “右倾化”的日本政坛令曾经受到巨大伤害的东亚国家感到愤怒,更对未来的东亚和平构成威胁,一个对过去的侵略历史没有正确认识能力的日本,其军事发展必然令人担忧。8月15日前后,包括中国、韩国、美国和日本本国等多国政要、学者、战争受害者以各种形式呼吁日本政府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实际行动取信国际社会。正如同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所言,“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可以从历史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