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穆巴拉克被释放 埃及乱局考验各国政治底线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8月23日 10:1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士兵在关押前总统穆巴拉克的托拉监狱外警戒
士兵在关押前总统穆巴拉克的托拉监狱外警戒

  据当地媒体报道,埃及检方8月22日书面通知监狱释放穆巴拉克,没有对穆巴拉克提及其他犯罪指控。当天,穆巴拉克乘坐直升机离开监狱,前往开罗马阿迪军事医院。

  自埃及政府和军方实施强制恢复秩序行动招致国际社会严厉批评以来,美国、欧盟和阿拉伯国家等对埃政策不断调整。这些国家在埃及问题上是否表里如一?背后有哪些深层次考量?

  欧盟

  作出了“温和的反应”

  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在参加21日的欧盟外长会前对媒体表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向埃及发出强烈信号”,希望最大限度地向埃及政府施以压力,推动各派政治力量回到谈判桌上。

  有分析认为,欧盟大面积终止对埃及经济援助不大可能,因为很多项目是针对埃及贫困人口的。相比之下,武器禁运似乎更可行。瑞典外交大臣卡尔·比尔特就表示,“现在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向埃及出口武器”。

  欧盟坚持认为,如果埃及继续朝着一个民主国家前进,必须允许穆兄会和其他伊斯兰组织重新回到埃及的政治舞台。

  欧盟应对埃及局势主要围绕三个目标:反对埃及过渡政府和反民主势力引发的暴力事件;尝试通过不同途径与过渡政府和穆兄会协商,尽最大努力避免使用暴力和其他容易导致事态恶化的措施;重新审视欧盟对埃及政策,欧盟对埃及政局应以慎重的、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

  目前,来自欧美的外交人士都认为,应该让埃及社会有分量的军方人士和商业精英认识到,埃及与欧美应该保持关系稳定,这是埃及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欧盟领导人多次直接批评埃及过渡政府应该对暴力事件负主要责任,同时也强调埃及是欧盟的“重要伙伴”。欧盟暗示,埃及现有的政治安排显然会对埃及与欧盟关系不利。

  欧盟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安东尼·德沃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欧盟对埃及作出了一个“温和的反应”。

  德沃金认为,欧盟无意主导任何埃及危机的政治解决方案。目前欧盟所采取的行动只是维护欧盟信誉度的必要手段。这也反映出很多欧盟国家的真实想法:即便对埃及采取强硬姿态,也未必能改变埃及过渡政府的做法,反而会对欧盟的调停者角色造成负面影响。德沃金说:“我个人认为,埃及局势近期不会有任何政治解决办法。任何政治安排如果赋予穆兄会重要地位,埃及过渡政府都不会感兴趣。”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安娜·斯塔尔对本报记者说,欧盟之所以采取谨慎的姿态,是考虑到它在中东和北非事务中的重要角色。叙利亚内战已经使该地区的安全变得十分脆弱,为避免埃及爆发内战,有关各方都在积极推动政治解决。

  安娜·斯塔尔认为,欧盟对埃及的反应是克制的。这主要是因为欧盟认识到埃及经济的脆弱性,经济复苏符合埃及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政治转型。

  美国专家

  应继续援助埃及

  美国白宫发言人乔希·欧内斯特20日否认了美国媒体有关奥巴马政府已暂停对埃及援助的报道,称白宫国家安全团队仍在对此进行重新评估。

  美国南加州大学古尔德法学院学者乔氏·洛克曼对本报记者表示,埃及稳定是中东稳定的基石,埃及的动乱将损害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利益。洛克曼赞同参议员麦凯恩给奥巴马的建议,即削减或停止对埃及军方的援助。“美国不能对埃及军方的行为坐视不管,并背上同谋的罪名。美国对埃及军方的援助已经被穆兄会和部分阿拉伯国家视为埃及军方的同谋。美国需要向过渡政府传达这个信息。”洛克曼表示。

  美国佩斯大学历史系学者麦克·艾扎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埃及的经验证明,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生活贫困的民众中实行完全的民主将导致骚乱、流血以及贫困。

  他认为,美国希望看到埃及摆脱贫困并且走向民主。埃及和西方国家都不想让占人口不到1/4的宗教派别掌握整个社会,在这一点上,美国和埃及军队的立场是一致的。但美国认为埃及军队使用了过多的暴力。艾扎迪认为,美国对埃及军方的援助应该继续,因为埃及军方代表了大部分埃及民众的利益,而且美国的外援机制是长期建立起来的,也需要相当的时间才能停止。对此欧内斯特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提供对外援助不像水龙头,不能随时开关。”

  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学者戴维·罗斯科普夫指出,美国对埃及的影响力有限,如果切断对埃及军方的援助,将进一步减少美国对埃及军方的影响力。海湾国家在穆尔西遭罢黜的几天中就向埃及军方提供了几乎10倍于美国对埃的援助,美国对埃及的影响力正被沙特等国所取代。

【编辑:赵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