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日本苦练“锁喉功” 重兵严守北部水道防俄中(2)

2013年11月18日 15:2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调整“八八舰队”应对中国

  日本《世界舰船》杂志称,面对日中海洋争端升级,尤其是中国海军越来越向深海迈进,“东京颇有一种‘频繁被人撩起窗帘观看隐私’的恐慌感”。

  日本军事专家、《世界舰船》主笔竹内修认为,过去30年间,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发展都紧紧围绕“八八舰队”展开,“八舰八机”已深植于决策者的脑海中。冷战时代,“八八舰队”的编组无疑有很强的优越性,因为它完全是针对主要对手——苏联太平洋舰队量身定做的。但冷战结束至今已有20余年,日本周边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固守“八八舰队”的编组反倒成为其发展的桎梏,必须加以改变,采取更灵活的编制。

  日本《丸》杂志披露,日本防卫省和海自有意开发“新八八舰队”,追求三大突破:一是追求兵力灵活运用,二是重新实施舰种划分,三是激活与舰艇装备相关的军工业。据悉,“新八八舰队”将根据实际任务需求,快速收纳或解散相关舰艇,形成以护卫队群为主、地方队为辅的灵活舰队。也就是说,“新八八舰队”只是继续保留“八八舰队”的名称,但具体编组可大可小,且护卫舰队和地方队各自所属舰艇可以互相调配。当然,护卫舰队和地方队在任务上还是有所侧重,即地方队将重点盯牢朝鲜和中国东海,而护卫舰队则充当机动作战角色,在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形成对敌区域优势。

  在“新八八舰队”中,类似“金刚”级、“爱宕”级之类的标准“宙斯盾”舰不再是主力,而是以通用驱逐舰形成骨干,尤其是不断服役的“秋月”级驱逐舰更是核心舰种。由于“宙斯盾”舰任务重点转向反导,因此日本通过建造“秋月”级通用驱逐舰来补充区域防空能力的不足,同时还计划发展濒海战斗舰来填补地方队近海战力弱的缺点。

  “秋月”级是日本战后建造的第五代通用驱逐舰,它不再遵循日本海自传统的“反潜第一、防空第二、反舰第三”的设计思想,而是具备高度的任务弹性,特别是在“金刚”级和“爱宕”级“宙斯盾”舰逐渐转向海上反导后,“秋月”级要担当“宙斯盾”舰的“护卫”,负责相当的区域防空任务,因此相控阵雷达、区域舰空导弹等先进装备上舰就成为必然。同时,“秋月”级在具备远海作战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近海作战能力,包括能够执行诸如拦截进入日本领海的所谓“不明国籍船”、海上反恐等非传统安全任务。

  中日海军“心理平衡”被打破

  日本试图通过发展“秋月”级驱逐舰、濒海战斗舰等新舰艇,以及打造“新八八舰队”来对抗周边海军,特别是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海军。从中不难发现,日本长期的经济不景气导致财政紧张,很难再造得起像“金刚”级、“爱宕”级这类高档“宙斯盾”舰,而是想通过“高低搭配”来保持海自的战斗力,这正好与中国海军高歌猛进的远洋大型舰艇建造势头形成鲜明对比。

  有军事专家认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将作战重点由远海转向近海,而中国则在继续强化近海作战能力的同时向远海前进,表明日本和中国的海上力量已经出现了此消彼长的转折。因此,对于日本打造“新八八舰队”的举措,中国大可不必紧张。

  事实上,日本人对自己军力不足的忧虑远多过“能堵住中国海军通道”的自信。《丸》杂志主笔柿谷哲也承认,以拥有“辽宁”号航母为标志,中日海军至少是“心理平衡”已然被打破,不少日本自卫队军官普遍沮丧地表示,中国“航母化海军”对其履行任务产生重大影响,“至少海上自卫队必须在中国航母舰队进行阻碍和威慑的情况下执行侦察监视任务”。

  除了航母以外,中国的航母战斗群将配备驱逐舰、护卫舰、支援舰和潜艇等6-10艘护航舰艇。整个舰艇编队将以航母为核心,在数十公里内展开。因此,日方执行侦察监视任务的水面舰和潜艇数量也必须有所增加,需派遣海基SH-60直升机、岸基P-3C和P-1巡逻机进行不间断侦察。由于中国航母将启用歼-15战斗机执行防空任务,日本未安装对空雷达的侦察机将很难直接靠近航母。在此类航行中,航母将进行舰载机战术训练和警戒飞行。因此,为了收集舰载机和航母的情报,日本还需要轮流派遣“宙斯盾”驱逐舰。

  展望未来10年,中国定能打造出不止一支航母战斗群,且外海活动将更加积极。今后中国舰队会常态化穿越宫古、大隅等水道进入太平洋,并可能到达远至伊豆群岛附近的公海海域,届时日本“宙斯盾”舰的轮班监视作业势必捉襟见肘。不难想象,中国航母还可能在日本“禁脔之地”进行舰载机起降和飞行活动,这将根本颠覆日本自卫队的现有运作体制。(特约撰稿 罗山爱)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