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BBC:中国90后留学观悄然改变

2013年11月21日 13:1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19日刊登题为《海外生存之惑:一个90后的留学观》一文,作者是许意。遇见文是在牛津中国论坛上,一个文弱清秀的女孩子,她眼里的“留学观”让人很受启发。文章称,英国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给了文很大冲击。她说:“如果我的生活只是想要一个北京户口,一份体面的工作,那我根本不必出来留学。因为这些我都可以获得。”

  文章指出,今年22岁的文,父母均在银行工作,谈不上大富但中产绰绰有余。家庭给她的不是物质,更多的是自主观念,让她一直按自己的想法去调整人生的方向。转折点是她就读的学校和英国一所大学的交换项目。父母一直鼓励她“有机会就多出国去看看”,于是她一个人来到了英国,参加为期4个月的交换学习。那是成年后的她第一次真正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因为一个人在国外。

  文这么说:“在国内的时候,假如有一天饭后和同学一起走回宿舍,我突然说夜色很好,我想一个人走走,同学们肯定觉得很诧异,要么就会觉得我有什么事瞒着她们。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很多次,我就会被认为不合群。但在国外,我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很享受一个人的清静和思考,我可以有很多时间留给自己。”

  文章称,在英国的4个月,英国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给了她很大冲击。她觉得很自在,因为可以“做自己”。而对接下来的人生之路,她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她说:“其实英国之行给我开了扇窗户,让我发现自己的潜力,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这个信心不仅仅是独立在国外生活的能力,而是在学业上。

  文章指出,从小学外语的她,小学3年级就被送往外语学校读书,大学学的是文学翻译专业,英语对她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她也从来没觉得有多难。也因为习惯和按部就班的思维,她也没想过要去学点其他的。

  英国交换学习项目中她修的是传媒专业,第一次作业是2000字的短文,老师给了她69分(英国的短文通常是50分及格,60分中等,70分优秀)。她自己也相当吃惊,因为她并非传媒专业学生。她第一次认识到,原来自己可以凭借英语这个工具拓展很多的领域。老师的高分认可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潜力。

  文章称,和文同期出国交换的有好多同学,有趣的是,回国后每个人的想法都变了。有的决定再也不出国了,在国内考研。有的决定不继续读了,去工作。有的则坚决选择了出国,文是后者。

  文说:“你知道国内的大学生是很压抑的,读书就是为了工作和就业,从一开始就被功利化了。而社会竞争又那么激烈,所以迷茫的人很多。”文走了出来,她想走出那条固定的路:读书,就业,买房,成家。

  文把大学选在了伦敦,因为这里有足够的机会可以让她好好地“看看这个国家”。她说:“其实读书在哪里都一样,但是经历就不一样了,在英国读书,我不准备天天啃书本,我要多看看这个国家。”

  文章指出,很多人读完之后会选择回国,毕竟国内或亚洲的就业机会会多许多。文笑着说:“我不想这么早把自己绑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我还小,毕业后我想多在外面看看。也许会在英国呆一呆,也许去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我现在还不想考虑那么多现实的问题,如果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份好的工作和收入,那我根本不必出国。”

【编辑:吴合琴】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