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媒:安倍“拜鬼”传递信号 与和平主义渐行渐远

2013年12月28日 0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当地时间12月26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迎来12月26日执政一周年之际,参拜靖国神社。图为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6日悍然参拜靖国神社。美国媒体27日分析称,去年,安倍晋三作为首相的主要关注点是振兴日本长期萎靡的经济。然而,在安倍晋三心目中,日本重新获得的经济实力只是实现一个目标的手段,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更加强大、拥有完备军队和二战时期自豪感的日本。

  在安倍晋三于2006年到2007年首次担任首相期间,前述的更宏伟目标是导致他中途下台的因素之一。但最近几周,这个目标再次出现在最前沿,并在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时达到高潮。靖国神社供奉着日本的战争亡灵,其中包括几名在日本战败后被处决的战犯。日本政坛人士过往的参拜总是会激怒中国和韩国,两国均曾在20世纪日本帝国扩张期间饱尝苦难。

  安倍晋三此次参拜迅速遭到了中国和韩国的谴责,两国官员都指责安倍晋三试图掩盖日本帝国的罪行。此外,新任美国驻日本大使卡洛琳·肯尼迪也罕见地对本国的亲密盟友提出批评,表达了对安倍政府的失望。

  然而,正如安倍晋三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为了让日本走出战后的和平主义路线,他愿意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上月,他不顾政敌和新闻媒体的强烈批评,强行在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根据该法案,政府将加强对国家机密的控制。政府称该法案是一个有助于与盟友共享军事情报的机制,并可依据该法建立一个美国式的国家安全委员会。

  安倍晋三还让日本十年来第一次增加了军费开支,同时放松了日本在出口武器方面自我设置的限制。一项新的防御计划要求日本配备无人机和两栖攻击车辆,以便应对中日之间可能会爆发的冲突。

  一些专家表示,安倍晋三明年可能会开始采取具体措施,对日本1947年颁布的反战宪法进行重新解读,最终达到修订宪法的目的。安倍晋三曾说这是他毕生奋斗的目标。已提出的修改可能会允许日本正式拥有战后的首支常备军,并在全球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过去的一年让安倍晋三获得了放开拳脚的信心,”日本同志社大学校长村田晃嗣说,“他正在向支持者发出信号,表明自己是一个会为了信仰而战的政治家。”

  “安倍晋三这是在火上浇油,”东京大学哲学教授高桥哲哉说,“对日本在亚洲的关系而言,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

  美国政府一直希望日本在该地区发挥更积极的军事作用,以便“制衡中国”。然而,对于美国官员而言,日本非但没有成为一名牢靠的盟友,反而因为与中国的争端成了亚洲的另一个问题。

  10月,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和国防部长哈格尔曾在访日期间前往另一处公墓,对日本的无名战争亡灵进行了祭奠,此举明显是为了告诫日本领导人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到最后,安倍晋三的历史观点与美国产生了严重分歧,”高桥哲哉说。“毕竟,安倍晋三并不相信美国建立的战后秩序。”

  然而,由于执政初期对经济的关注,安倍晋三获得了50%左右的支持率,以日本近年的标准衡量,这个比率已经相当高了;他没有面临强劲的反对,日本2016年之前的日程中也没有任何全国性选举。7月,他领导的执政党自民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议会选举,由是获得了国会两院的控制权,以及使法律获得通过的权力。

  “他刚开始关注的是经济复苏和巩固自己的支持,这样做很明智,”大阪关西大学的法律教授吉田荣司说。“但是他一直在等待,等待能实施他真正议程的时刻,也就是现在。”

  极少有分析人士认为,安倍目前会再次把全部注意力重新转移到经济上来。新的一年,他很可能会采取意图修宪的新举动。

  安倍晋三表示,他首先会推动对宪法进行重新解释,允许日本代表受到攻击的盟友采取行动。但他从未掩饰自己的意图,那就是对宪法文本进行大幅度修改,让日本拥有国家军队。

  日本政治专家托比阿斯·哈里斯认为,“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带给人们最重要的启示或许是,虽然有人说安倍关注的主要是经济恢复,他本人却并不认为自己的使命仅限于经济政策。”

【编辑:李雨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