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外交今交一年答卷 王毅将首次出席人大记者会

2014年03月08日 08: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今天上午10时,外交部长王毅将首次来到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的现场和中外记者见面。作为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记者会之一,王毅将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按照惯例,“外长记者会”将对中国外交一年的成果进行总结,对未来一年的外交方向进行展望。

  打开一张世界地图,对照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出访日程表,可以看到,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足迹已遍布亚、非、拉美、欧和北美五大洲,涵盖了大国、周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全方位外交战略布局已现雏形。

  李克强三度出访 足迹遍布九国

  就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李克强三度出访,足迹遍布欧亚,涵盖9个国家。去年5月,李克强访问亚欧四国,从新德里到伊斯兰堡,从伯尔尼到柏林,远近并兼,亚欧并重,这是中国新领导集体践行和平发展外交理念、谋划全方位、多层次外交格局的又一次重要访问。李克强在履新后的“外交首秀”中展现了大国总理的魅力和风采,“李氏外交风格”一时风靡。

  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国 2013年5月19日至27日

  这是李克强出任国务院总理后的首次出访,此行先后到访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国等亚欧四国,推进了中国与有关国家的互信合作,进一步拓展了新时期的中国大外交。

  文莱、泰国、越南10月9日至15日

  出席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

  出席第16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八届东亚峰会。

  对文莱、泰国、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罗马尼亚、乌兹别克斯坦11月25日至29日

  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访问。出席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

  整理/本报记者 桂田田

  一年以来 诞生哪些“外交热词”?

  2013年以来,中国新外交受到多方关注。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看来,“积极有为”、“塑造”、“命运共同体”等词是这一年来不容忽视的热门外交词汇,也是对过去一年我国外交形态的形象概括。

  “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以来,我国政府始终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加强和他国的联系。‘塑造’和引领的概念相近,表明政府在外交过程中引领形势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并着力打造一个友好的外交环境。‘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则体现我国同他国交往的过程中,注重互利共赢,通俗地说,机会是大家共同分享的,好处也应该是大家都有的,这才是一种可持续的合作方式。”阮宗泽表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贾秀东从“顶层设计”和“底线思维”两个角度作出解读,认为“合作共赢”也是过去一年的热门外交词之一。“顶层设计主要是指外交理念的创新。十八大以后,‘合作共赢’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词汇,它比‘互利共赢’的概念更为完善,表明我们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也传达了政治方面的合作诉求。而从底线思维这个角度来看,‘合作共赢’的前提是不能损害我们的核心利益,另外我们可以提前分析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对策。”

  外交领域 出现哪些“新”提法?

  一路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

  阮宗泽表示,“过去这一年,我国加强外交的主动设计,并提出了一系列合作的创意和想法,比如丝绸之路经济带等等,都是过去一年提出的新概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亚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就洲际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提出具体的构想。这一构想揭示了中国和中亚经济与能源合作进程中如何惠及其他区域、带动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思路。出访东南亚期间,习近平又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为双方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指明了方向。自此,中国打造陆海两条“新丝绸之路”,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同谋和平发展的政策格局已然成形。

  贾秀东认为这一提法具有战略意义,之所以推行这一战略性思路,主要是基于我国在资金、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优势。“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西北方向的油气管线和欧亚大陆桥都在不断建设之中,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层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下一步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这个理念,通过双方或多方协议的形式,同沿线国家建立互动机制。”

  钻石十年:东盟合作进一步升级

  2013年10月9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文莱出席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其所阐述的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成为会议点睛之笔。贾秀东介绍,“中国与东盟过去十年的交往被国际社会称为‘黄金十年’,中国将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钻石十年’则是对这一概念的升级。”

  李克强指出,中国与东盟要以长远眼光看待彼此关系,凝聚两点政治共识和七个领域合作,使今后十年双方合作朝着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分析人士认为,李克强提出的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与习近平日前访问东盟国家时所提“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中国高层释放打造对东盟经贸合作“钻石十年”的决心和信心。

  新型义利观: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外交部长王毅去年6月27日在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发表演讲,阐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和主张。

  王毅表示,中国将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不懈努力。中国将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当发展中国家需要时,中国就在身边。中国将继续做当代国际秩序和公认国际关系准则的维护者,同时更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体系的变革与完善。

  阮宗泽认为,“新型义利观主要体现在我国和发展中国家交往的过程中,讲求道义和公平正义,而不是光讲利益。”贾秀东表示,“新型义利观既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要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力求在交往过程中带动其他国家的发展。”

  哪些媒体 可能获提问机会?

  北青报记者梳理近6年来的“外长记者会”后发现,每年的提问媒体数量基本在13家左右,其中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共有14家媒体提问,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

  在获得提问机会的媒体之中,不难发现一些“老面孔”。国内媒体之中,中央电视台、新华社、香港凤凰卫视每年都会获得提问机会,来自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的外媒也往往不会在提问环节缺席。此外,记者梳理还发现,记者会的首个提问机会通常会被国内媒体获得,俄罗斯记者则往往获得“第二问”的机会。

  除了“老面孔”,提问环节也不乏一些新鲜面孔——2010年,来自摩洛哥通讯社的记者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去年在沙姆沙伊赫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那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宣布了中国帮助非洲的八项新举措,您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这些新举措的落实情况?您如何看待中非合作的未来?”而这,也是摩洛哥媒体在这6年中获得的唯一一次提问机会。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来自巴西的媒体,同年的记者会上,巴西《圣保罗州报》的记者就“金砖四国”的合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在国际问题专家贾秀东看来,媒体获得提问机会与该国在当年国际事件中的活跃度以及与我国外交的互动程度均有一定关系。“比如,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先后访问东盟国家,提出了‘命运共同体’、‘2+7合作框架’等概念,这在过去一年的外交中比较突出,来自东盟国家的媒体今年有可能获得提问机会。”

  哪些问题 可能会被提及?

  贾秀东认为,地区热点话题最受媒体关注。“比如近来乌克兰局势十分紧张,特别是美俄双方表态之后,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持什么样的态度便颇受关注,不管是乌克兰本国媒体还是他国媒体,都有可能就此发问。再有,前段时间的‘公祭日话题’引发舆论关注,如果日本媒体得到提问机会,可能会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对中日关系下一步走向的关注。”

  贾秀东表示,还有一些地区热点问题,年年都会涉及。“比如朝核问题、伊朗局势等等始终受到关注。而前段时间发生在云南昆明的‘暴恐事件’,如何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推进反恐力量升级等话题,也将受到关注。”

  除了地区热点,关于外交部长的个人问题也是媒体津津乐道的焦点。2008年,时任外交部部长的杨洁篪举行了他就任后的首场“两会记者招待会”。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便提出了一个相对个人化的问题。“我们从电视中看到您和政协委员一起唱评弹的情景,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业余生活?

  另外,很多媒介评价您是儒雅不失睿智,沉稳又不失幽默,我们想知道这是您的性格使然,还是多年外交工作形成的风格?您认为您是什么风格的外交官?”今年,现任外交部部长王毅将迎来他的首场两会记者招待会,关于他的外交风格和理念也必将受到舆论的关注。

  近六年“外长记者会”主要提问媒体

  境内媒体央视6次新华社6次中国日报5次人民日报5次境外媒体凤凰卫视4次韩联社3次路透社3次

  哪些问题年年提?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了从2008年至2013年的外长记者会的记者提问,发现有些问题年年见。

  除了中国的外交思路,中俄、中美、中日、中非、中欧关系问题,朝鲜半岛问题和与金砖国家有关的问题也会年年都被记者问起。当年的热点问题更是会出现在记者会上,比如2008年,与北京奥运会有关的问题被提及2次;2009年,至少5个问题与金融危机有关,还有多个问题以此为背景提出,圆明园兽首回归也成为当年的记者提问内容;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也成为记者关注的年度热点;网络黑客和叙利亚危机均出现在2013年的问题中。本组文/本报记者 桂田田

  就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李克强三度出访,足迹遍布欧亚,涵盖9个国家。去年5月,李克强访问亚欧四国,从新德里到伊斯兰堡,从伯尔尼到柏林,远近并兼,亚欧并重,这是中国新领导集体践行和平发展外交理念、谋划全方位、多层次外交格局的又一次重要访问。李克强在履新后的“外交首秀”中展现了大国总理的魅力和风采,“李氏外交风格”一时风靡。

【编辑:段红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