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韩媒:习近平“小吃政治”呼唤人性情感力量

2014年04月08日 08:43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4月7日文章,原题:习近平“小吃政治” 21元平民午餐满足13亿人的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中国国内形象大体有三种,反腐斗士、改革先锋以及中华小吃之代言人。如果说前两个形象火药味十足,那么第三个就温情徐徐。中国为和老百姓一起吃廉价包子的习近平而疯狂。那么,习近平的“小吃政治学”追求的是什么呢?

  习近平的“小吃政治”开始受关注是从2012年年末当上党总书记后。12月29日,习近平迎着凛冽寒风视察民情。河北省阜平县是中国600多个贫困县之一,习近平对当地干部表示“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还视察了赤贫层的生活。但是真正让中国老百姓关心的是习近平的菜单——“四菜一汤”。

  对于习近平朴素的用餐,中国大陆开始狂热是一年后。去年12月28日中午,习近平突然现身北京月坛附近的庆丰包子铺。他与包子铺客人一起亲密共进午餐的情景通过微博传到中国全境,反复成为热门话题。

  “小吃政治”并未停止于此。年初走访内蒙古边防哨所时,习近平吃的是中国人常吃的西红柿炒蛋。2月中旬会见台湾国民党元老连战后一起用餐时吃了陕西省民间代表小吃羊肉泡馍。借此,习近平也被称为“中华小吃宣传大使”。

  习近平喜欢百姓饮食是从其担任基层官员开始就养成的习惯。对于这种“小吃路线”,有人说是作“秀”。但这种“秀”给中国人带来巨大乐趣,从这点上看显然是成功的。

  “小吃政治”追求的是什么?“民以食为天”是中国悠久历史的金玉良言。当百姓用蔬菜充饥时官吏却在吃肉。习近平想打破这种观念,试图通过与百姓吃一样的食物来缩小共产党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中国共产党认为“人民是水而党员是鱼”。也就是说没有人民支持,党员就无立足之地。习近平与人民一起吃饭是为在内治中凸显党员和人民是一起生活、一起吃饭的家人,扩展到外交上就是“伙伴外交”。

  习近平的“小吃政治学”蕴含着呼唤人类本性之“情感的力量”。在国际外交上也一样。去年朴槿惠总统访华时,习近平继第一天晚宴后,第二天又破格主持午宴等,制造了两次一起就餐的机会,这也可用该道理解释。▲(作者刘尚哲)

【编辑:吴合琴】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