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语教师“点评”中国年轻人:不习惯忍耐

2014年05月04日 08:5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外媒称,在中国,很多年轻人开始学日语后第一次接触的日本人是日语老师。

  据日本《每日新闻》4月29日报道,从2001年至今,笈川幸司一直在从事这个职业,和中国年轻人保持接触。谈及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发生了哪些变化时,笈川幸司说,以前,只有公费留学生等很小一部分年轻人能赴日学习。从2008年开始,学生的经济条件逐渐变好,可负担孩子留学费用的家长越来越多,赴日留学不再是什么稀罕事。

  但他感觉中国学生不习惯忍耐,也不习惯踏踏实实做一件事,这大概是身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造成的。在日本,相比成绩,正直更受重视,而在中国有这样一种氛围:只要孩子取得好成绩,周围便不会对他严加管教。

  现在,在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多的老师利用PPT幻灯片课件授课,学生不记笔记也可以。即便不认真听课,只要事后拿到课件,也能准备考试。学生容易认为,“稍微努力一下事情总会解决的”。此外,在中国,由于学历将大致决定专业的去向,所以积累一点一滴的努力难以获得赏识,遇到困难时容易半途而废。

  笈川幸司说,有一次,他请中国保姆临时照料两岁的儿子时,儿子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在日本,大人会要孩子自我反省,要“小心注意”,但中国保姆却骂 “桌子不好”。听说,在中国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如果孩子长大后不习惯自觉认识、反省自身的责任,那走上社会后会越来越不善于在别人手底下干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改进,就会想出好主意,而把责任推给别人,就什么主意也想不出来。这就是中国人难以形成职业意识的原因之一。

  报道援引笈川幸司的话说,和他同年龄段的中国人中,没出过国的人不少,但现在的学生很早便有大把机会走出国门。大学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国的老师和学生,中国学生接触外国人的机会也变多了。他认为,越是在大学认真学习,教养越高的学生,就能越冷静地看待日本。大家所喜爱事物的共同点越来越多,“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差异逐渐消失,区别对待这种想法本身将变得不可取。和日本人聊得来,能自然接触日本人的新一代中国人正在逐渐成长起来。

【编辑:吴合琴】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