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媒:中国官方积极帮助新兴大型“农场主”

2014年05月05日 08:42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5月3日文章,原题:“地主”归来? 中共一直看大地主不顺眼。在共产主义文化里,地主无异于恶魔。然而,就允许个体农户控制大片耕地而言,中共领导人正改变看法。

  去年1月以来,“家庭农场”成为中共流行语。它不是指中国农村常见的每家都有小田地;而是在欧美更常见的那种大得多的经营活动。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去年3月,李克强总理考察江苏省某家庭农场时表示,在政府的支持下“土地也能产黄金,但是小块地不行,要靠大块……”对过去30年来进城打工的2.6亿农民而言,这是一种令人惊讶的概念。许多村庄基本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

  作为中国农业问题决策人之一的陈锡文据称曾在采访中表示,他希望中国能像美国那样拥有大量“家庭农场”,但他也担心少数人管理耕地对农村就业的影响。

  正如农村政策似乎将变化时通常会发生的,在官方说法跟上前,现实已发生变化。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迁走,具有经营头脑的农民通过租借邻居的地扩大种植面积。鉴于中国所有农村土地都是村民“集体所有”,他们无法买下这些农田,但可以接管耕种权并从中获利。

  中共不再大谈“地主坏”,因为从法律上看,这些“种植大户”只是“佃户”。尽管尚未精确定义,但农业部去年3月进行的首次家庭农场调查发现,中国有87.7万个家庭农场、平均经营约13公顷耕地、占中国耕地总面积13%。

  政府一直谈规模种植的好处,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所有方式中,由当地人经营家庭农场尤其具有吸引力。最近几个月,9个省级行政单位公布为家庭农场提供补贴和支持的指导意见。

  政府去年开始推动家庭农场发展,许多农场通过官方登记。这使得“农场主”更易得到政府支持,包括获得普通农民往往很难得到的国有银行贷款。

  在石家庄附近的某村庄内,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民说,从2005年,他的家庭农场累积租借40多公顷土地。不过由于担心某些地方政府可能强迫村民向大型农场出租耕地,今年2月,农业部警告要防止“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

  对于官方积极帮助新兴大型“农场主”阶层的现象,许多中国老百姓看到反讽意味。“他是个小地主,”看到上述农户宽广的麦田,一名石家庄居民打趣说,“他还得挨斗呢。”(王会聪译)

【编辑:吴合琴】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