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游客患“巴黎综合征” 法专家再提请来中国警察

2014年08月22日 15: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8月22日电 据《欧洲时报》22日报道,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赴法游客人数有所下降。法国网民将中国游客患上“巴黎综合征”的话题炒得沸沸扬扬,他们称,法国的中国游客减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法国警长公会全国秘书梅格莱和犯罪学家苏莱兹对游客减少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并希望中国警察能来法国值勤。

  法国在2013年仍保持了世界头号旅游大国的称号,吸引游客近8500万人,而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游客浓烈的兴趣。而根据巴黎地区旅游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游客总数比2013年同期有轻微减少。

  去年中国游客大幅增加

  法国竞争、工业及服务总局(DGCIS) 的年度报告披露,2013年中国来法游客人数增加了23%。然而,中国游客却患了“巴黎综合征”,因为理想中的美妙城市和现实的差距带给了他们很大的震撼。所以这导致了游客不再愿意来巴黎旅游。

  报道称,对此,两位专家认为法国,尤其是巴黎是全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个“全球旅游冠军”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也衍生出很多问题,尤其是针对游客们的犯罪问题。原因很简单,游客们往往携带高附加值的物品和钱财。

  专家认为,游客经常成为偷窃和抢劫的目标,并不是巴黎特有的问题,其他同等人口规模的首都城市也有类似的问题。每天有600万的人穿梭在巴黎市。

  此外,巴黎发生的一些犯罪现象比10年前已经有所减少了,比如持枪抢劫。但是,偷窃行为从2009年的14500 起增加到了今天的25000起。仍比2002年和2004年(在36000和26000起之间)要少。从2008年起,不使用武器的暴力犯罪数量也一直稳定增加,达到了2002年的水平,而在2002年至2007年间则有所下降。

  抓了就放 司法不给力

  那么警方是否采取了足够的措施保护这些游客呢?报道指出,两位专家表示,警方一直在努力保护游客,并且逮捕了大批犯罪分子。但是存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些由于对游客进行攻击和偷抢钱物的犯罪分子是最经常被检察院释放的人,只简单被教育要遵守法律后就被释放。

  警方只能在第一个环节努力,但是第二个和第三个惩罚环节却不给力。最后,一个被判定暴力抢劫游客的犯罪集团仅仅被教育一下要求其尊重法律以此来代替司法惩罚,然后就被释放了。据梅格莱表示,他所经历的一些案子里,完全没有任何理由不对罪犯进行司法惩罚,“因为逮捕过程是按程序进行的,犯罪事实是成立的。”

  报道指出,梅格莱表示,亚洲游客往往更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这是因为亚洲游客的付款方式造成的,经常随身携带大笔现金旅行,犯罪分子认为他们更有“油水”。其次,中国的游客习惯了在自己国家警察很多的环境,“他们没有跟我们一样的安全意识。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内政部曾计划邀请中国警察到香榭丽舍大街等旅游景点巡逻,因为中国游客更加信任他们。但此举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苏莱兹也承认,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这些亚洲游客与其它国家的游客相比更容易被抢劫。他认为,这些国家的人相比很多西方国家的游客来讲,更加不小心。在面对犯罪分子的时候,更加“天真”,很容易掉进圈套。

  他表示,在亚洲有其它形式的犯罪,但是基本上不存在欧洲大陆流行的这类犯罪行为。因此,游客对那些非常专业的有组织犯罪没有戒心,他们就会被利用骗术被行窃(签署假的请愿书、假装问路、在地铁被推搡,等等)。亚洲游客们也不太注意保护自己的相机、不拉上书包的封口,或者太“露财”。那么他们当然很容易就成为犯罪分子寻找的猎物,并在没有警惕性的时候被突然袭击。

  中国警察为什么不能来?

  报道称,今年年初,法国政府本来希望邀请中国警察前来协助法国警方,改善游客治安问题。苏莱兹表示,这种邀请外国警察来法国协助治安的情况并不是新现象,比如从十几年前开始就有罗马尼亚的警察到巴黎执勤,此外,西班牙、比利时和荷兰警察也都定期来巴黎协助治安。

  苏莱兹说,为什么我们能接受与外国警察合作反恐或是针对有组织犯罪,却不能在公共场所进行治安合作呢?这并不涉及到需要建立一个体系或者是外国警察会干涉法国的问题。

  相反,事实证明,罗马尼亚与法国警方的合作能够更好地确定犯罪团伙、改善信息沟通、快速定位身份等。而中国警察与法国警察巡逻队的合作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他们可以给中国游客提供注意安全的建议,或者陪伴受害者前往警察局报案。这些都能够让游客们增加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公共安全服务的最好手段。

【编辑:葛雨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