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阿根廷“免试免费”上大学 入学模式引发争议

2014年09月04日 14:3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与中国式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比,阿根廷中学生的大学梦则简单了许多:这里上国立大学不仅无需考试,而且学费全免。然而,随着大学资源与入学需求的矛盾日渐凸显,这种“宽容的大学入学模式”开始在阿根廷引发争议。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拉美多数国家的大学还只是少数阶层的领地。根据智利社会学家布鲁内尔的统计,当时全拉美只有75所大学,在校大学生人数只有27万人,仅占该地区18岁至24岁适龄学生总数的2%,可谓不折不扣的精英教育。

  50年代后,全球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拉美国家对教育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多共识,加之社会各阶层对于教育平权的呼声渐起,很多国家开始兴建中高等教育机构,并由国家承担所有教育开支。

  这一由政府推动的免费高等教育浪潮在拉美延续多年,在此期间大学注册人数从1950年的不到30万人增加至2000年的1200万人,到2008年这一数字攀升至1800万人,其中阿根廷更是凭借“开放招生”和“学费全免”政策成为地区大学生入学率最高国家。

  80年代的债务危机迫使拉美国家高教政策转型。由于政府财政难以为继,加上经济自由主义所倡导的市场主导逐渐成为拉美国家政府决策的基础,很多国家开始将教育作为政府公共开支而非未来投资列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开始收缩,同时开始控制招生规模。

  在巴西和智利为代表的高教改革中,很多拉美国家开始根据大学排名、师资力量、文凭价值等制定了不同的学费标准,对部分专业设置招生门槛保证教育质量,以及设置以衡量学生是否适合大学教育为目的的入学考试,同时通过助学奖学金政策鼓励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报考国家发展急需的冷门专业。

  在这场地区高教改革中,财政上已经捉襟见肘的阿根廷政府并没有跟风,坚持了“开放且免费”的大学招生模式。但是在地区风潮影响下,阿根廷国内有关“是否应对大学入学者进行挑选”的争论一直没停。国立大学依然是免试免费铁板一块,而一些私立学校已经开始了通过高考择优录取中学毕业生的尝试。

  “择优录取”的支持者中包括了不少教育专家,他们的论据包括,人才市场吸收毕业生容量有限,过度供给导致失业和人才贬值;公共财政负担过重,很多院校招生数量增加但预算不足导致人才输出质量下降等,为此他们赞成,根据师资力量、大学硬件条件等对招生人数进行限制,而公平的择优方式就是入学考试。

  坚决捍卫“开放免费”模式的人则认为,高等教育除了培养人力资源和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同时还承担着青年社会化和提升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职能,因此所有具备中学文凭者都有权接受大学教育,他们同时还批判了根据专业未来工资回报设置学费门槛的做法,认为这是把经济实力而非个人能力作为大学的择生标准,这种教育分层只会加剧社会阶层分化。

  如今,阿根廷54所国立大学招收了近140万学生。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宽容的大学”在让阿根廷大学入学率高居拉美榜首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问题:由于考生无需努力就能进入心仪的国立大学,加之缺乏高中毕业考试或一般的期末考试进行教育质量控制,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两年内因生活负担或个人能力问题选择了辍学。

  据阿根廷托儿夸托迪特拉大学提供的数据,阿根廷平均只有22%的学生在国立大学完成学业取得学位,尽管阿根廷《高等教育法》规定,所有学生每年必须至少修满两门课程以继续学业,但事实上有27%的学生在第一学年仅修完一门课程。另外,阿根廷每千名居民中只有2.4名大学毕业生,远低于地区内具有更高效体制的国家。

  这种“保证入学但不保证毕业”的开放政策开始受到教育界的质疑。很多阿根廷学者认为,只有具备基本的知识门槛和学习能力才能完成大学的有效学习,尽管一些大学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对中学毕业生进行必修补习以对接大学课程,但这种补习课程无法解决一些可能导致其未来辍学的潜在问题,比如薄弱的中学教育基础和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阿根廷中学一年学时仅为500至800小时,而发达国家中学一年的平均学时为1200小时,中学教育质量普遍较低使大学教育承受压力。另外,阿根廷多数国立大学设在首都或大型城市,几乎都是开放性大学,没有提供食宿的校园,一些外地贫困家庭学生在入学初期都需勤工俭学维持学业。据统计,阿根廷大学入学两年内辍学学生中有40%来自外地贫困家庭。

  当地学者认为,毕业率要比入学率更能体现高等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双免”入学可保证较高的入学率,对提升社会人才结构、促进社会平等和阶层流动有利,但前提是必须提供足够优质的中学教育和减轻学生的生活压力,使之能顺利完成学业。总而言之,需要在“择优录取”和“完全开放”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编辑:丁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