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卡扎菲身亡三年乱局难休 两个议会两个政府分庭抗礼

2014年10月21日 05:1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10月19日,利比亚的黎波里机场附近的战事已经持续数周,图为工程人员引爆在机场附近发现的弹药 供图/CFP

  卡扎菲资料图

  3年前的10月20日,掌权40多年的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身亡,一个时代终结。今天,这个北非国家的重建已持续3年。然而,强人政治解体后,利比亚并未按照当年“出手”的西方国家所期望的那样实现政治平稳过渡,反而陷入了割据、暴力、恐怖的泥淖。

  陷入政经僵局

  刘易斯·丹吉尔是一名外派到利比亚的电信工程师。虽然大部分外国使馆、企业与媒体派驻机构已经陆续撤离,但丹吉尔的企业选择留守。他们的想法是,等待局势见分晓时,能够率先与掌权的政府接洽。

  今年5月以来,利比亚世俗和宗教两派民兵武装发生大规模冲突,已致使数百人伤亡。8月,宗教武装逐渐占据上风,攻占首都的黎波里,占据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大部分区域,同时扶植任期本已结束的国民议会复会,自立“救国政府”,和民选的国民代表大会与政府“分庭抗礼”。

  利比亚冲突各方眼下已在多地形成对峙,陷入僵持。同时,两个政府各说各话,公布不同的产业政策,让丹吉尔头疼。对企业来说,这道“二选一”的选择题不好做。

  “这让我们很迷惑,别的公司也是这样,究竟该和谁签合同?”丹吉尔说,“政治不稳定,经济就不好,经济不好局势就更不稳定,这是个死循环。”

  2011年,美国联合多国以空袭政府军的方式支持反对派,强行推翻了卡扎菲政权。随后,战时由反对派联合成立的“全国过渡委员会”(过渡委)承诺,将按照政治过渡路线图,逐步举行选举、制定宪法、组建新政府。

  然而,所谓“革命胜利”气氛所掩盖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强人政治解体后,宗教、世俗、部族等势力都试图填补权力真空,纷争四起。在中央,各派别为政府职位争斗;在地方,各支民兵武装拒绝缴械并接受整编,形成武装割据,相互间冲突不断。

  遭受恐怖威胁

  丹吉尔形容在利比亚生活如同“狂野西部”。他告诉记者,自己多次遭人持枪抢劫,几乎每个当地人都有把枪、有辆车,“几句话不对付,就开枪打人”。

  更让丹吉尔担忧的是,利比亚的极端势力近期有抬头趋势,威胁他的企业与员工安全。

  自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以来,利比亚临时政府一直未能有效控制全国。不少民兵组织拒绝接受整编,民间枪支泛滥,绑架、暗杀事件频发,各地武装冲突不断。安全局势混乱还导致“伊斯兰国”“安萨尔旅”等一些极端组织在利比亚“生根”。

  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问题特别代表贝尔纳迪诺·莱昂先前说,一些宗教极端分子,包括“伊斯兰国”成员已经开始在利比亚活动,严重威胁地区安全局势。莱昂说,如果利比亚冲突各方仍不停火,将为极端组织发展壮大提供“温床”。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说:“极端武装已经坐稳……感觉卡扎菲死后,我的国家破碎了,给这些坏人作乱的空间。”

  质疑

  说好的民主哪儿去了?

  随着卡扎菲残余势力被不断打击和审判,“沙漠强人”和他的执政42载风风雨雨从此渐渐被掩埋在历史沙漠中。时过三年,西方在沙漠中重建的崭新“民主”之城却远不如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安定富足。卡扎菲死了,“民主”活了么?

  三年之前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伴随着西方空袭的硝烟,反政府武装人员拖拽着卡扎菲满身鲜血的尸体,表达他们对一个时代终结的狂欢。

  时间退回到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诞生。在建国后,卡扎菲采取措施,打击削弱封建势力,控制石油公司,建立现代工业体系,赋予普通群众相应的参政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工农业者的地位。

  然而,在卡扎菲长期统治下,腐朽的家族政治日益严重、地域间政治经济结构不平衡、经济改革无章可循,导致中低层民众不满加剧,部族矛盾不断加深,极端宗教势力趁虚而入,最终动荡爆发。从班加西到的黎波里,从米苏拉塔到盖尔扬,人们想要的也许只是一个从废墟中重建的家园,通过工作换来的稳定生活;但三年之后,家园被炮火毁坏、建起、又毁坏;工作被剥夺、复工、再失业。

  另一边,美国似乎早已把利比亚打入冷宫。三年前,美国以“正义”为名、以“民主”为号发动空袭,却多多少少打着保障既得利益、维护自身安全的“小算盘”。随后,面对日益混乱的利比亚局势,在中东战略收缩的西方国家似乎“有心无力”,加之利比亚局势虽复杂棘手却不至威胁自身利益,于是心安理得地选择性遗忘。

  放眼整个中东,从利比亚到伊拉克,从也门到巴勒斯坦,“西方模式”并没有给中东带来稳定与和平,反而使地区多国出现更多动荡、更多流血。真正的民主与和平却在动荡中更加遥遥无期。

  提醒

  莫谈卡扎菲 当心被捕

  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前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仍属“敏感话题”。一些民众抱怨利比亚眼下安全局势糟糕,抢劫、暗杀频频发生;还有民众不满政治混乱,经济生活无法正常开展。不过,少有人表达对卡扎菲统治时期的怀念,部分原因在于,民兵会逮捕那些“支持卡扎菲的残余分子”。

  卡扎菲死后3年,的黎波里今天已经难寻他执政时期的痕迹。

  卡扎菲先前的办公地点“阿齐齐亚兵营”如今已是一片废墟,北约战机在空袭时炸毁几乎每一栋建筑,钢筋、碎石裸露在地表。这里几乎成为了周边居民的垃圾场,远远地能看见几颗椰枣树和一些雕像的基座。

  卡扎菲执政时期,的黎波里街头挂满绿旗。为纪念卡扎菲1969年发动“革命”,推翻亲西方的利比亚君主政权,卡扎菲将国旗设计为一面绿色不带任何图案的旗帜。在卡扎菲倒台后,单一绿色成为利比亚的“禁忌”颜色,红黑绿三色旗挂满城市。

  在城区中一些围墙上,还能看到卡扎菲的“身影”。墙上画着丑化这名前利比亚领导人的涂鸦。在街头艺术家们的笔下,卡扎菲成为老鼠、狗和小丑。

  除去这些表象,利比亚国民议会2013年通过了政治隔离法,禁止任何在卡扎菲政权任职的官员参与政治。

  在的黎波里街头,当记者试图就卡扎菲话题进行采访时,不少民众会善意提醒记者,谈论一些特殊问题时要小心,以免被视为“卡扎菲余党”,遭当地民兵逮捕。在网络上,关于卡扎菲话题的尺度较大。“以前我们只有一个卡扎菲,现在我们有上百个。”这一揶揄利比亚民兵武装割据的段子在社交媒体上获大量转载。

  本版文/综合新华社报道

【编辑:吉翔】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