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世界大国在人才竞争中各显神通

2015年01月22日 10:0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将人才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人才营造各得其所、大展其长的社会环境,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有数据显示,人才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趋势近年来日益明显

  美国:移民歧视曾阻碍人才流动;依托优质高校,吸引优秀学生

  2014年12月,美国白宫网站发布消息称,奥巴马政府将通过多种手段改革移民体系,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人才移民程序简单化,如方便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优秀留学生获得绿卡,创立新的签证类别,以根据国家安全需要,留住一些在联邦政府中关键科学实验室工作的稀缺型移民人才等。

  美国的移民制度是典型的为人才竞争服务的移民制度,根据人才的层次设有不同的待遇。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移民和国籍法》,废除了关于国籍来源配额的种族歧视条款,向亚洲移民打开了大门。移民制度的改革为外籍人才的大量流入扫清了障碍。

  据统计,从1901年到1959年,美国只有25名移民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1960年至2013年,移民为美国贡献了72名诺奖得主。移民对美国创新与经济的重要性也大幅增加。1980年前,美国由风险资本投资的上市公司只有8家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的,在同期上市公司中所占比例只有7%。但在2006年至2012年期间,这一数字达到92家,所占比例增至33%,知名例子包括谷歌、亿贝与特斯拉汽车公司等。

  美国每一类别移民都有细化的认定标准。美国的职业移民分为五类,即杰出人才、优秀人才、专业人才、特殊人士、投资者。对于一般的职业移民,美国虽然没有建立职业移民清单和雇主担保制度,却设置了由政府审批的劳工证制度。除了“杰出人才”“国家利益豁免”“特殊人士”“投资移民”类别外,其他移民类别必须先获得劳工证。以此保证引进的是“杰出人才”、能创造就业机会的人才以及对美国国家利益有帮助的人才,或者至少是能够与美国本土人才形成互补的人才。

  在《经济学人》信息社发布的《全球人才指数:2015展望》的报告中,美国以绝对优势在全球人才指数排名中位列首位,其优势主要来自美国数量众多的优质高校。高校的短期工作签证,是美国吸引人才的制胜法宝之一。高层次专业人才临时工作签证于1990年修改《移民法》时设立,是非移民工作签证,该类签证专门由美国雇主为具备本科学历以上的高技能外国公民进行申请,并允许有移民倾向,从而将引进人才与企业自身需要结合起来。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短期人才短缺,不断增加此类签证的发放数量。目前,持有此类签证的非美国员工约占美国员工总数的8%,来源覆盖全球80%的国家,主要是印度和中国,持有该签证的人75%毕业于美国本土大学。

  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所长顾问佩姬·布鲁门索尔说,美国高校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广阔的研究机会,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跨学科学习。不少外国学生完成学业后选择在美国生活就业,成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对于特别需要的理工类毕业生,美国还适时调整政策,延长其实习签证有效期。美国流动型的劳动力市场和以业绩为基础的晋升制度,有利于外国人才在美国的发展。而对于创业者,容易接触到愿意支持初创企业发展的投资人。

  日本:降低移民门槛,力推教育国际化;社会的封闭与保守,使外国人才仍难融入主流社会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日本总务省去年4月公布的数据,日本的生产年龄人口(15—59岁)已跌破8000万,今后还将继续减少。此外,日本出生率持续低迷,新出生人口不断减少。国外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高级技工,都成为日本急需的人才。

  日本人才竞争战略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是政府主导实施的引才计划明显多于其他国家;其次是移民政策逐渐开放。日本近年来频繁出台开放的人才政策。2013年12月,日本开始计划建设“国家战略特区”,吸引和留住海外人才,并计划实行留学生毕业包分配政策。2014年6月,日本通过了《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修正案,将外国高级人才获得永久居留权所需要的居留时间,从5年降低到3年。

  日本意识到自身教育的封闭性为吸引和培养国际人才制造了很大的障碍。2013年,日本政府公布新计划,旨在通过提高英语教学比例、增加外籍教师数量等,提高日本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培养更多的国际人才。

  中国留日同学总会会长汪先恩表示,日本实施了吸引高级人才的新法规,不仅缩短了具备高学历、拥有高技术的外国人获得永久居留权所需时间,还允许高级人才的配偶在日本就业,父母和家政人员随行。由于日本工作环境和社会福利比较好,如就医、子女上学、户口迁移等都很方便,降低绿卡门槛后,增加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近年来,日本大企业开始真正改变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以“年功序列”为核心的人事工资制度,变为根据劳动内容与成果来支付报酬的体系,这为日本企业吸引更多外国优秀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虽然政府与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日本似乎还是难以长期留住外国优秀人才。一些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表示,留在日本工作并没有特别吸引力。也有人表示,由于日本社会的封闭与保守性,外国人才很难真正融入日本主流社会圈,找不到认同感,所以将来还是希望回国工作。

  德国:开放劳动力市场,吸引高级专业人才;政策手续复杂,费用高,让企业望而却步

  2001年之前,非德裔移民不能取得德国国籍,不能永久定居或持有双重国籍。但劳动力人口的快速萎缩和短缺使移民成为迫切需求,2005年1月1日,随着德国《新移民法》的颁布和实施,德国规定了“拥有高级专业水平”的三类人才的具体条件,同时决定给予信息技术专业高级人才直接居留许可。

  2006年,柏林州政府发起了“柏林需要你”项目,为具有移民背景的年轻人提供公共服务领域和公有企业的职业培训岗位。2011年3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外国人居留法(草案)》。根据新草案,德国联邦政府将给予从事科研工作的外国人配偶充分的就业权,以加强对外国科研人员的吸引力。2012年4月27日,德国议会表决通过旨在吸纳欧盟以外第三国专业人才来德的《欧盟蓝卡法案》,从而满足了关于吸引外来专业人才进入欧盟的相关规定。

  近年来,德国经济和就业市场的繁荣,进一步造成了德国专业人才的紧缺。2013年,德国接收外来移民超过43万人,是20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3/4来自欧盟内部。尽管如此,德国仍未形成吸引外来人才的良好氛围,缺乏政策宣传、较高的语言障碍、针对移民的官僚作风以及缺乏开放包容文化是部分主要原因。

  从2013年7月开始,德国劳动力市场在对高级专业人才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非欧盟国家的职业技术人才放开。一份由联邦就业署制定的德国紧缺职业表列出了当前德国人才紧缺的职业。符合要求的第三国专业人才可以无需等待优先进入德国就业市场。医护人员、五金工、机械电子工等职业都在此之列。然而该政策取得的效果甚微,整整一年来,该政策仅吸引了170名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外来技术人才。

  复杂的政策手续和额外费用也让德国企业在雇佣外来人才时望而却步。如果雇佣外来专业人才,企业要负责为外来员工提供语言培训,并需要为外来员工的社会融入负责。此外,企业还需要为员工办理一系列的专业资质认证、语言水平认证。很多时候,外来人才的职业资质不被认可,会带来一系列麻烦。许多德国企业家认为,政府还要在简化手续、营造真正的对外来人才友好文化方面做出巨大努力。

  印度:创建“科学人才库”,方便印度裔人才回流;注重工作经验,仅有学历,归国工作也难

  哈姆萨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金奈市人,曾在伦敦经济学院(LSE)留学一年,专业为卫生政策和卫生经济,学成后回印工作,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德里办事处工作。她回印度工作的原因是,印度贫困人口较多,医疗卫生条件也亟待改善,她的发展空间较大。

  20世纪6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开始投资创建“科学人才库”,吸引并接纳海归人才。为了方便印度裔回国工作,印度自2005年开始向海外印度裔发放“印度裔卡”和“海外公民证”,共1100万张,这一政策收效极好,极大地促进了海外印度裔人才的回流与环流。 印度总理莫迪去年访美期间,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对约2万名印度裔美国人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莫迪呼吁他们一起携手为印度服务,宣布将要简化对他们的签证手续。印度亚洲新闻社报道称,印度政府已于2014年10月7日宣布:现在印度裔所持有的“印度裔卡”将终身有效,此前这一证件的有效期为15年。同时,印度内政部决定,印度裔到访印度停留时间即便超过180天,也无须向当地的警察局报告。分析认为,莫迪政府此举意在吸引海外印度人归国创业投资,为其经济发展目标服务。

  作为金砖国家的一员,印度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努力具有一定代表性,即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才环境决定了其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现状。金砖国家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但近1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才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正在吸引人才回流。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国际移民组织2014年5月联合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显示,2013年世界移民人数达到2.32亿,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趋势日益明显。印度和中国人才回流现象广受关注。

  不过,由于印度政府十分注重工作经验,仅有外国学历而无任何工作经验的留学生回国后,想在政府部门工作也有一定难度。(王辉耀)

【编辑:葛雨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