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媒体角力国际传播 “走转改”有助讲好“中国故事”

2012年08月31日 21: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中国媒体角力国际传播 “走转改”有助讲好“中国故事”

  中新社记者 周锐 郑巧 张冬冬

  虽然中国GDP总量已排名世界第二,但其在国际传媒领域尚未展现出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实力。业内专家表示,未来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将成为各国软实力比拼的重要内容,中国媒体要改变当下相对弱势的格局,须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向对外报道领域延伸,通过更深入的接触基层民众,向世界讲述更好的“中国故事”。

  中国新闻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31日在京举办了“新闻文风改革暨‘中新风格’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表示,当下,世界新闻媒体的分布依然不均衡,绝大多数有影响力的媒体依然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掌控。围绕着未来如何在国际话语权的竞争中当中赢得主动,与会学者、媒体代表纷纷支招。

  “懂规则更懂国情”

  ——中国外文局总编室主任李雅芳表示,要想起到对外传播的效果,必须是一批懂国际传播规则且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她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走转改”就为从事对外传播工作的媒体和年轻人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的机会。

  “拥有核心价值观”

  ——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名誉会长闵大洪指出,在今天海量信息迅速更替的状况下,受众其实对主流媒体的作用有更大期待。中国媒体应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不缺位、不失语,实施有力的舆论监督,阐述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关注弱势族群,凝聚社会共识等,只有这样国内外的受众才可能更乐于倾听中国主流新闻媒体的声音。

  “注重多声部发声”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表示,媒体应发挥主动性,让对外传播是合唱而不是齐唱,同一个国家的利益并不只能由一种声音来传播。

  “用本地化打破信任瓶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指出,可信度是内地媒体参与国际传媒竞争的一个较大瓶颈。用本地化操作方式,让当地民众先对我们感兴趣,然后再逐渐建立起可信度是一条可行路径。

  “有效融入当地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姜飞表示,在国际传播中,信息在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边界后,还需要跨越一个文化的边界 。在这种局面下,朴实无华的表达方式,将能够帮助内地媒体有效融入当地环境,在这一点上,“中新风格”将大有作为。

  “讲好中国故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表示,2007年至2011年,英语世界出版的关于中国新闻纪实类书籍当中,一半以上的选题和中国基层社会有关,另一方面,外国媒体对这个题材的挖掘也在增加。他表示,这一现象说明基层人物和基层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潜在增长点。因此,中国媒体要改变当下相对弱势的格局,须将“走转改”向对外报道领域延伸,通过更深入的接触基层民众,向世界讲述更好的“中国故事”。(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