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大力推进与东盟的互信合作 愿协商解决争端

2012年10月09日 1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中国东盟风雨并肩走

  从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关系至今,双方的友好交往已进入第三个十年;自2002年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算起,则刚好十周年。中国与东盟,已经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未来需要着力的是在紧密的经贸关系之上,建立更加紧密的政治互信关系

  文/陈向阳

  “风雨并肩走,永远是朋友”。当中国-东盟博览会会歌《相聚到永久》9月21日再次在广西南宁响起时,该博览会已经迎来了第九届。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东盟多国领导人出席了博览会开幕式。当天,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暨2012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也在南宁举行了开幕式。

  对中国、东盟来说,2012年是个有意义的年份。从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关系至今,双方的友好交往已进入第三个十年;自2002年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算起,则刚好十周年。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已从建立对话关系之初的70亿美元,跃升至2011年的3628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和东盟的前途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东盟,东盟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应对肇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中国-东盟自贸区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东盟从中获益良多。”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副秘书长、首席东盟商务专家许宁宁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东盟国家的经济在2009年普遍陷入衰退或减速。但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2010年建成,东盟国家的经济当年便实现复苏,中国市场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看来,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经济的稳定器。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主任张蕴岭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自20年前与东盟开启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也从与东盟发展关系中受益匪浅。过去东南亚矛盾很多,甚至多次爆发战争,现在不仅形成了和平稳定的局面,还构建了自由贸易区。

  让利实为互利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撰文称,在处理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实践中,中国往往主动让利,例如与东盟国家贸易常年保持逆差,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中破例实行“早期收获”。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9月21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上说,截至今年8月,中国已累计为东盟各国产品减免关税约500亿元人民币。关税的减免使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量大大增加。东盟现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伙伴。

  在梅新育看来,不管是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逆差,还是“早期收获”计划的让利,都是建立在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之上。

  梅新育对《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解释说:“贸易逆差表面上看对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利,但是在中国承受范围之内,而且中国出口制成品、东盟出口原材料的贸易结构对中国经济是有利的。‘早期收获’计划中大部分是包括热带水果在内的农产品,大多是中国本来就没有优势的。”

  中国与东盟始终坚持互利发展。习近平21日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我们还通过设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向东盟提供优惠信贷等多种方式,向东盟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为促进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9年4月,中国宣布今后3-5年内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的信贷,并决定设立总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2011年11月,又宣布追加100亿美元信贷(包括40亿美元优惠贷款)支持。

  中方还大力支持实现东盟内部以及中国-东盟的互联互通。习近平在致辞中透露,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中方委员会正在积极筹建中。他还表示,中方愿意通过建立促进互联互通建设的投资融资平台,加强同东盟国家的陆上通道建设,构筑双方海上互联互通网络。

  “互联互通,携手共赢”正是本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提出者许宁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零关税’的普遍推行,双方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这对我们的物流和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大力改善和提升基础设施,以实现互联互通,携手共赢。”

  给东盟吃下定心丸

  然而,持续紧张的南海局势毕竟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便是与中国没有南海主权争议的国家,也难以拂去对中国的疑虑。缅甸前总理吴努1954年的忧虑至今仍萦绕在东南亚国家领导人心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迅猛提升,这种忧虑愈发沉重。

  新加坡《海峡时报》2011年9月曾发过这样一篇社论:“中国参与东盟发展内部互联互通建设是中国在东南亚实施‘魅力攻势’的一部分,尽管这令人高兴,但中国将因此获得影响力,并将在未来与该地区打交道时掌握潜在的主动权。东盟需发展自己的互联互通,才不至变得脆弱。”

  “经济上依赖中国,军事上依赖美国”,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将之奉为圭臬。2009年10月,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访美时曾公开呼吁把美国纳入东亚共同体以制衡中国,并告诫日本、印度等国对中国军力的崛起提高警惕。

  习近平21日在致辞中重申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明确宣示“永远不争霸,永远不称霸”的和平发展方针。

  习近平还暗示,唯有与邻国保持良好关系,中国自身的繁荣才能得到保障。他说:“中国越是发展,同地区和世界的联系越是紧密,就越需要一个稳定的地区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

  张蕴岭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方这番表态是针对东盟的。这两三年来南海局势很紧张,议论也很多,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反应也很强烈。中方现在做这样的政策宣示意在表明,中国重视与东盟发展关系,愿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争端的政策没有变化。”

  在未明确指向南海争端的情况下,习近平在致辞中说:“我们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致力于通过友好谈判,和平解决同邻国的领土、领海、海洋权益争端。”

  20日,习近平在南宁与越南总理阮晋勇举行会谈时明确就南海问题表态:“南海问题不是中越关系的全部,但处理不当会影响两国关系全局。两国领导人在南海问题上达成过许多重要共识,双方应认真落实。这对顺利推进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也至关重要。”

  次日,习近平在会见菲律宾总统特使、内政部长罗哈斯时就南海问题回顾说,2011年阿基诺总统访华期间,同胡锦涛主席就推进中菲合作,妥善处理南海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希望双方认真落实。

  习近平接着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中菲关系遇到一些困难,经过双方有效沟通,目前事态已经缓和,希望不要出现反复,使两国关系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

  习近平的表态得到了越南和菲律宾的善意回应。阮晋勇当场表示,越中应从战略高度,本着同志加兄弟的精神,通过谈判协商,妥善解决彼此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菲律宾总统府22日亦表示,罗哈斯与习近平的会谈表明,自今年4月两国围绕黄岩岛问题发生僵持以来,菲中关系已经有所改善。

  争取对日博弈筹码?

  当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着力为南海争议降温的同时,中日钓鱼岛争端似乎正在升温。美联社认为,中国正在就南海争端安抚东南亚国家,这与对日本的愤怒反应形成了鲜明反差。有分析人士注意到,同样形成鲜明反差的地方还在于,中方在逐渐收紧对日经贸关系,与此同时却在以更大力度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水平。

  日本《产经新闻》甚至捕风捉影般地认为,中方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倡议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可能是将要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对日姿态的信号。《产经新闻》的论据在于,中国在外交上通常避免“两线作战”,而会重点应对最为优先的课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则读出了不同的信号:尽管中方此次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表态并非直接指向日本,但在中日海上对峙情势不断升温之际,此番讲话也被解读为中方向外界传递愿意以谈判的方式,与日方和平解决钓鱼岛纠纷的信息。

  张蕴岭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中方在南宁向东盟表明了一贯秉持的通过协商谈判解决争端的立场。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钓鱼岛,中日近来虽然就钓鱼岛闹得很僵,但是双边接触并没有中断。外交部发言人近来也多次敦促日方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争议的轨道上来。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