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大桥免收通行费后考验地方政府管理能力

2012年10月18日 06: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不收通行费,岂能没人管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免收通行费后

  考验地方政府管理能力

  本报记者 王亦君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终止收费已有十天,这种叫停超期收费公路的做法能否推广的争议尚未平息,免收通行费后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最让公众揪心的是,通行费不收了,大桥没人管了。

  当地媒体在免费通行后的几天里发现,原收费站所有的闸口都处于开启状态,挡车器、监控摄像头等收费站原有设备都已拆除完毕,一些本该绕行的3轴以上超限货车无视阻拦,在大桥上呼啸穿梭,执勤人员只能靠人工阻拦,虽然设置了分流通行车辆和禁行车辆的反光锥,停止收费公告和超限、超重货车禁行提示张贴在醒目位置,但是不少禁行车辆视若无睹。

  按照10月7日河南省清理收费公路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的介绍,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主体由河南省公路局管理,南北连接线按照属地原则由新乡、郑州两地管理。“停止收费后,原属上市公司资产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由三地路政部门接管,会有个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内,三地路政部门应该积极作为,履行好自己管理大桥、消除安全隐患的责任。”相关专家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

  根据国家审计署的相关审计报告,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在1996年就已经还完了贷款。停止收费后,除了人员安置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公路维护保养费用。

  据了解,大桥停止收费后,将由河南省公路局对其进行管理和养护。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已经通行了26年,平均每天车流量1.5万辆到3万辆,每年的维护、保养费用是一笔不菲的支出,钱从哪里来?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介绍说,停止收费之前,这些费用都由收取的通行费支出,停止收取通行费后,这笔钱河南省政府要从每年中央返还给地方的燃油税中挤出来。

  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6项收费,将这些费用并入燃油税。燃油税作为中央税种,每年由中央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地方,用于支付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其他一般公路的基本养护费用。

  除了养护费用由谁来出的问题,不少公众对于河南省政府如何从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原来的经营管理方——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高速)收回大桥也非常关注。2000年,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转变为经营性公路,有关部门核定的收费期限到2020年。

  这位专家分析说,地方政府叫停经营性公路收费之后,公路经营管理权怎样转移给政府,国家有关部门目前没有相关规定,国内也鲜有既成案例可供借鉴。从目前河南省有关部门的表态来看,有可能采用两种办法,一种根据交通流量、收费标准、运行管理成本等指标,核算出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在剩下的8年里还能收取多少通行费,用现金回购的方式进行;另一种是资产置换,选择其他省内已经形成同等规模公路现金流的经营性公路,和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进行置换,由中原高速经营管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审计、纪检监察部门都应该介入这一过程,确保公开透明。”

  另外,许多公众关心,中原高速多年来收取的巨额通行费中,有多少用于大桥的维护保养和支付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为何在10月7日宣布终止收费时上交了一座“带病”桥梁?

  9月27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安厅曾联合发布公告:经监测发现大桥有裂缝等病害,需加固维修。对行驶该桥的3轴及以上大型载货车辆实行分流绕道行驶,加固完成后将实行限行分流等措施。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是20多年前修建的,当时的建造技术相对落后,通行能力、承载限度都有限,经过26年较高车流量的通行,出现一些病害在所难免,停止收费后,车流量将会增大,三地路政管理部门要下大力气限制超重货车上桥、做好分流。”

  据这位专家介绍,开车经过我国任何一个路桥收费口,交费后都会收到一张发票,发票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地财政部门开具的财务发票,一种是当地地税部门开具的税务发票,这两种不同的发票代表着收费路桥的两种不同性质,出具财务发票的是政府还贷公路,收取的通行费是一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属于政府预算外资金,统一存入财政专户,用于偿还修路的贷款和基本养护管理支出,执行收支两条线。

  从2000年转变为经营性公路到停止收费前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出具的地税发票,意味着收取的通行费是一项经营性收益。

  从1996年贷款还清,到2000年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转变为经营性公路,这期间收取的通行费,应当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公众的一个疑问是,这笔钱用在了哪些地方?

  “我国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应当是以非收费公路为主,公路是公共设施,主要责任由政府承担也是国际惯例,从长远来看,探索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公路建、养、修、护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才是治本之策。”这位专家最后表示。

【编辑:卢岩】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