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 面临可持续发展课题(2)

2012年11月26日 09:5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从“一柱擎天”到“多业并举”,资源型城市力克“荷兰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丰富的天然气催生了荷兰的繁荣,但“一柱擎天”的天然气却打击了该国其他产业正常发展,当天然气开采殆尽时,荷兰陷入经济衰退困局。从此,国际经济界就将过度依赖资源导致短期繁荣的后遗症,通称为“荷兰病”。我国118个资源型城市都不同程度面临着“荷兰病”的威胁。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摆脱对资源的依赖,首要矛盾是解决结构性问题。

  “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从2008年起,老工业基地徐州用三年时间打造出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旅游四大千亿元主导产业,物联网、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这是江苏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现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50亿元,增幅居江苏首位。

  资源型城市,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现有的人才、技术、产品、市场为发展接续产业和“吃精资源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国家资源型城市改革试点,近年大庆产业结构打破“一油独大”的格局,大力推动石化工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高端服务业发展,2011年,采油经济比例首次被超越。令人瞩目的是,大庆石油勘探开发、工程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市场遍及中亚、美洲等20多个国家。

  “经济转型靠什么?靠思想解放。”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一语中的。“跳出大庆看大庆、分析对比看大庆、站在高处看大庆”,大庆在更高的发展层级上设计未来。

  资源型城市的结构优化,重在因地制宜,统筹比较优势和优势资源,选择合适自己的路径,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黄石在产业发展路径上,以高科技引领,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实现了由资源产业“一业独大”向优势产业“多业并举”转变。目前,全市有4家企业产值过百亿元,引进7家世界500强企业,1家企业产销量居全球前3位。黄石先后被评为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全面转型资源型城市焕发勃勃生机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型城市实现华丽转身,需要生态、文化、社会、机制的全方位转型。

  陕西铜川因煤炭、石灰石等储量丰富而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也曾因严重的大气污染而被人称作“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近年来,铜川用环保“倒逼”结构调整升级,消化历史包袱,让城市转型“轻装上阵”。截至目前,铜川已先后关闭拆除一大批高耗能污染企业,同时森林覆盖率达到44.8%,2011年有328天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

  生态转型回答了经济发展“为了什么”,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则是解决发展“依靠什么”的问题,为资源型城市长远发展鼓足后劲。

  黄石是全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区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矿业文化历史,通过城市文化体系建设,黄石正在打造历史古迹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王建鸣说,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巨大。近年政府通过打造文化公益性设施平台,提升人的素质,让群众百姓广泛参与城市建设。黄石的文化转型,对产业竞争力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生态美、文化兴,更要社会稳,实现激情与活力竞相迸发、安定与有序紧密结合、公平与正义充分彰显。

  鼎盛时期的铜川矿务局,职工和家属曾达到30万人之多。然而随着市场变化,企业破产、职工下岗……谁来为这些长年居住在老旧棚户区的早期城市建设者埋单?从2003年开始,铜川启动沉陷区、滑塌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房261万平方米,12万人喜迁新居,占到当地总人口的1/7。2011年,铜川在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评比中位列第一。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勘查开发、资源税费改革等多个领域。破解难题最重要的是制度保障。

  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主任赵亚军认为,从长远看,关键是真正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形成系统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体系。目前看,较为迫切的是调整考核标准,提高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发展指标的考核权重;深化资源税制改革;设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

  城市转型,决策者们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十八大倡导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将引领我们抚平一个个“地球伤疤”,前行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必将为人类工业文明续写华章。(记者文贻炜 刘兆权 张建松)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