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西都市报:“述职直播”须对接民众的监督诉求

2012年12月25日 08:1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年底到了,浙江温州市直属的27个部门一把手,刚经历一场年终大考。12月20日开始,他们针对今年工作和明年规划进行汇报,该过程持续了两天,全程由电视、网络等现场直播。述职时,部分官员满头大汗。

  “述职直播”,并非温州首创。媒体联动,直播官员述职,在南京、湛江等地已有先例。较之于程式化、应景式的年终总结,让官员直面镜头,无疑更具开放性。将“政务公开”和“媒体应对”的双重考验捏合,也能验出治理成色。

  从表象上看,“述职直播”是种形式拓展,它和武汉的“电视问政”甚为相似,都将述职、问政置于媒体呈现的情境下。但实质上,在“年终大考”形式上的变动,会通过评议方式的更新,影响着官员的履职心态,甚至是施政素养。

  在温州的这场“述职直播”中,不少官员发言时,或紧张流汗,或惊慌失措。他们的压力何来,不难想象:当“开门评议”代替了内部评分,当登“台”亮相成了他们述职的必经步骤,在社会监督下,他们难免绷紧弦儿,如履薄冰。而这份压力,或可转化为勤政尽责的动力为了“赶考”过关,他们也许会勤修内功,积攒“政绩资本”。

  如果说,在关门评议的考核模式中,“同体监督”的懈怠,或约束力有限,纵容了述职“走过场”的势头,就如《人民日报》评论说的,助推了“说成绩浓墨重彩,说问题蜻蜓点水,甚至浮夸虚报”的自我评功风气,那么,“述职直播”显然更有制衡作用。在现场,有分管领导、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等“评委”的打分;在场外,民众遥控器的定格、鼠标的点击,也会形成“在场的监督”。

  有人说,“述职直播”是政务向阳光化推进的“善治性努力”。“述职直播”降低了民众参政的门槛,提升着他们的监督热情,这有助于政务互动格局的塑造。可以想象,在官员言行被镜头聚焦后,他们出言会更审慎、务实,少些官话,多些“实干精神”;而民众评判的主要依据,不会是其“唱功”,而是“做功”。

  当直播的形式依托,方便了官民的对话沟通,改变着单向的言路环境,它也能带动政府与民众的“双向成长”:政府会更加尊重民意,提升治理效率,消除施政惰性;而民众也可以建设性的积极姿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并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在良性互动中,“述职直播”不是平面形象宣传,而是价值磨合、融入监督的善治平台。

  当然,“述职直播”的观赏性,不应冲淡其约束力。也许官员述职的紧张氛围、流汗景象等,看起来很有视觉冲击力,可它的目的,是为了监督和沟通,而非噱头、热闹之类。如果它形同于“独角戏”,而不是嵌入到常态化约束中的制度设计,那它考验的,也只是官员的“演技”和临场应变力。

  据了解,官员的“面试成绩”也是年度考核指标,末位淘汰之下,想必官员会更认真对待。只不过,较之于官员的临场表现,日常作为更应被看重。

  “述职直播”,该对接民众的监督诉求。它的“问计于民,直面监督”指向,对政务推行不乏借鉴意义。而民众也希望,它能成激活官民互动、提升政务开放度的重要契机。(佘宗明)

【编辑:陈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