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外交屡受挑战 须直面“巨人”成长“烦恼”

2012年12月25日 11: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题:中国外交须直面“巨人”成长的“烦恼”

  中新社记者 郭金超

  时下,“中国崛起”已为世界“热词”,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亦不绝于耳,但中国收获的并非全是掌声,2012年,中国外交连遇风波,屡受挑战。

  挑战不一而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认为,最大挑战乃中国高速发展引发不同国家产生复杂心态。

  中国崛起不可避免削弱某些国家的“优越感”。曲星认为,西方国家,特别是某些大国,担心既得利益受损,因而对中国更为苛刻。

  另外,中国快速发展也令人容易忽视当前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最大事实”。曲星说,“有些发展中国家感觉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期望值在上升。”

  再者,作为周边邻国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历史纠葛与现实利益冲突的处理更为一大考验。曲星指出,这些国家“担心若中国进一步强大后,再无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意图。”

  “这些因素的交织,增加了中国外交所面临形势的复杂程度。”曲星说。

  “民众心态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实际受到的制约也不成正比。”曲星认为,在许多问题上,国际社会觉得中国已十分强硬,从而对中国言行非常敏感,但中国国内民众仍感不足。

  “民众觉得国家实力已经很强了,希望国家采取强硬外交姿态”,曲星说,但国际社会中情况非常复杂,在许多方面中国仍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因此,如何引导国内民众心态,也是当前中国外交须审慎面对的问题。

  不过在外交学院教授苏浩看来,中国外交挑战更多在于中国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他表示,作为一个影响力正在上升大国,中国处于国际社会角色巨大转换时期,如何定位并适应自身角色转变,是中国外交的最大挑战。

  他进而指出,作为新兴大国,中国一举一动都被聚焦放大,并将承受维护国际旧秩序势力对新兴国家防范而带来的秩序性压力。

  诚然,中国外交面临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同样也前所未有,并且机遇大于挑战。中共十八大在评估国际局势后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因而,这就要求中国外交须直面“巨人”成长的“烦恼”,迎难而上、大有作为。

  谈及外交“大有作为”,曲星认为,中国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绝不能在战略上犯错误”,并尽可能维护、延长、创造发展的机遇期。苏浩表示,中国应在加强对自身定位认识的同时,完善对外交政策的顶层设计,以适应角色转变。

  当然,关于中国自身定位和未来外交道路,中共十八大也作明确回答。十八大指出,中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对未来作出具体部署。

  曲星对十八大报告有关“共赢”战略的表述印象深刻。他指出,十八大将“共赢”提高到一个以往未有的高度,“作为外交的一个旗帜”,这对中国外交化解挑战尤为重要。

  曲星举例说,当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经常遇到来自西方大国的阻力,若能与西方国家或当地公司结成利益攸关方,遇到的阻力自然就会减少。

  “新时代必须要有共赢的理念,不能奢望自己利益最大化,要把‘蛋糕’做大。”曲星说,尽管某方面获得的收益可能减少,但综合收益并不一定会减少。

  苏浩则强调,中国应更积极参与对更公正国际新秩序的建构,这包括经济、政治、安全甚至文明体系秩序的建构。

  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外交,两位学者均认为这有利于中国外交化解挑战。苏浩表示,应加大软实力建设,在人文领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概念和主张,以掌握或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曲星认为,推行公共外交加强与民众在某些问题上的沟通,并像西方国家那样多强调“危机感”,让公众切实了解外交问题和国际形势的复杂性。

  打铁还需自身硬。当然,中国外交直面成长中“烦恼”的信心与底气,根本还来源于自身实力。因而,实干兴邦、加速发展,更是中国破解外交挑战的应有之义。(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