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族文化"富矿"不能因过度旅游开发成"空壳儿"

2013年03月01日 09:16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0)

□ 林 鸣 文/摄

  有个说法夸耀了好几十年: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是一座文化“富矿”。这些年四处奔波察访,现在才知道,由于全球化、标准化和过滥“开采”,这些昔日“富矿”有的已被挖得千疮百孔,贫瘠不堪。有的甚至只剩下些“空壳儿”,挂在风中叮当作响。

  如今的有些地区,乐于大兴土木,拼命开发,“度假村”、“民族园”到处开花。游客进村,要么遇到近乎敲诈的“热情接待”,要么观赏一段无精打采的歌舞。常常是舞跳到一半儿,演员伸手朝游客要钱,一旦拒付,脸色立即变得难看,甚至威胁罢舞,有的近乎抢劫。春节期间一位朋友到西双版纳旅游,刚进了一座园子,就被一伙“工作人员”热情地拉郎配,说是进洞房成亲,才瞧了一眼“新娘子”,便被喝令掏了几百大元。一些景点已经达成共识:那些又白又胖的游客就是传说中的“唐僧肉”。

  才几十年,我们已经充分领教西化的厉害。偏僻山区的孩子纷纷南下打工,赚薪水,学见识,直奔消费前沿。谁还愿意穿民族服装,说民族语言呢?从前,侗族年轻人谈恋爱,男孩子弹牛腿琴,女孩子竹楼对歌,好美一幅“行歌坐月图”。如今这些都省了,他们拉着手直接去寨子里的酒吧,边喝啤酒,边玩手机。一首卡拉OK没唱完,男孩女孩就成了俏冤家。弹牛腿琴?费那个劲干什么?也是,有谁愿意守住一份孤独和清贫,为的是让来宾看看什么是正宗“民粹”?纯粹有病——不是说人家有病,而是说游客有病。

  尽管如此,这些年我仍不屈不挠地往四面八方的大山或草原深处钻,为的就是多看一眼纯朴的面孔,听一听清亮爽朗的笑声,尽可能地搜寻到那些传说中的质朴民俗。我知道,谁也无法拒绝“进步”的诱惑。最后,大家将会变得一模一样,如果你还“行歌坐月”,不玩手机、不看泡沫垃圾剧,那么你才是真正的“少数民族”。真怕哪天到了天山腹地里的蒙古包,快到饭点儿了,老额吉掀起门帘,说一声“都饿了吧?我去给你们叫份麦当劳”。

  最近,对自己这些年的旅行做了一番总结:人家是“抢救性保护”,而我是“抢救式旅游”。说老实话,那种沁人心脾的真情美景,看一眼少一眼啦。

【编辑:王珊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