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吴协恩:吴仁宝给华西村留下丰厚精神遗产

2013年03月20日 21:3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18日晚,吴仁宝,这位中国“天下第一村”创始人的传奇一生谢幕了。华西村328米高的“新农村大楼”熄灯向他致哀。村民们也自发地前往他家——一座比同村村民每家都有的别墅落后30多年的房屋——去悼念他,回忆着他一生的非凡业绩和感人小事。

  “老书记人虽走了,却为华西村留下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遗产。他的‘共同富裕’的理念和‘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精神,将成为华西村永远的财富”。华西村现任党委书记吴协恩说。

  华西村建立于1961年,当时人口667人,集体资产2.5万元,欠债1.5万元。吴仁宝带领全村人民以“重造山河”的英雄气概,以共同富裕的方式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华西村,建成了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人均存款超百万的“农民天堂”,创造了中国农村多项“第一”,吴仁宝也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人”和“农民思想家”。

  曾经放过牛、贩过布、种过田,断断续续念过3年私塾的吴仁宝办事超常规,思想超常人,讲话超常言;任何时候,他都充满活力,思维富有生气,见解独到深刻,思想与时俱进,留给了华西人难以磨灭的印象。

  也正是这些性格造就了吴仁宝“难不倒、吓不倒、夸不倒”的精神,他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共同富裕的方式奇迹般地把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变成了中国最富裕的村庄。

  共同富裕是吴仁宝的理想与实践,他就像一台幸福生活的“播种机”,先后支援建立了“黑龙江华西村”和“宁夏华西村”,还带动中国西部20多个省10万人脱贫致富。近些年,华西村与周围的十几个村庄合并,大大推进了这些村庄的富裕进程。

  吴协恩说:“到2012年,华西村年销售收入达524.5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5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8.8万元,为华西村的持续辉煌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共同富裕的集体经济是华西村成功的法宝,是老书记留给我们的好办法,这个原则必须坚持。”吴协恩表示。

  “老书记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于1988年成立‘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华西村干部孙海燕说。华西村有一个艺术团,每年在村里演出300多场,成为村民接受思想教育、享受娱乐的有效方式。

  今天在华西村的街头、厂区、社区,处处可见体现吴仁宝独特思想和语言风格的标语牌:“—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是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

  虽然华西村成了“天下第一村”,但吴仁宝经常告诫村干部,“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他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如今,华西人住上了豪华的别墅,他却仍住在70年代的老房子里。

  在吴仁宝的眼里,个人的功名利禄轻于浮云,人民的幸福重于泰山。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周丽说:“青松不老、红旗不倒”的精神是老书记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

  现在,“团结为民的好班子、一大批好人才”成为华西转型发展的保障,也是吴仁宝留给华西的又一份宝贵遗产。

  如今,在吴协恩带领下,华西新一代已挑起大梁,引领华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30岁左右的骨干和“领军人才”越来越多,他们活力四射、头脑灵活,似乎是一群迅速成长的“小吴仁宝”。(记者 孙彬 李灿)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