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民晚报:救灾报道传媒融合更好满足公众知情权

2013年04月27日 16:29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尽管我们百般地不愿见到地球以如此猛烈的震撼来“验证”当代中国的力量,N倍地不愿在如此惨烈的景象中“见证”中国正在稳步前行,然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巨大灾难倏然降临,于是,雅安芦山4·20大地震让国家实力再次“被验证”了一回,社会的进步再次“被见证”了一次。而“多难兴邦”的哲理也再次得以淬火、锤炼。倘若将这个“兴”字的外延扩展开来,可以将传播媒介之“兴”也涵盖其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极大地考验了新闻传媒,也对传媒人做了一次空前的职业伦理、专业素养、新闻业务的强化培训。因此,当芦山地震发生后,各地传媒急速派遣记者前往震区最前沿采访,快捷充分地报道震灾、赈灾信息,便沉稳、有序得多。这已并非新鲜事,新鲜的是,奔赴震区的记者,不仅仅是为本报、本台、本网采写新闻,拍摄图像,而同时也以微博、微信等形式“立体报道”、“滚动直播”,使自媒体或社交媒体成为大众传媒群的有机构成,成为新闻报道的必要补充,也推动了多媒体、全媒体从“概念型”向“实体型”演变、进化。

  身处救灾现场,记者对当地的道路堵塞有切肤之痛,一再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目前,各路救援力量盲目涌往灾区方向,道路成稀缺资源,一些救灾物资和大型救援设备阻于路途。救灾不能光靠热情,人海战术反成阻滞,疾呼“守望就是力量!救灾不必到现场!”这条微博,瞬间被转发12707次,引发评论1384则。

  记者不仅以文字传播,也以摄影记录。一位记者在微博上传了一组照片,报告回震区寻亲的女子小赖在危险的塌方现场路段突发意外,男友救助她的全过程,并点评道:“这就是不离不弃!”

  记者还以微博呼唤援助。震区一些哺乳期的妇女因惊吓、劳累,产奶异常,导致有的婴儿缺食。记者在微博上发出呼吁后,又以微博报道,“奶粉来了!我们发出微博后,第一辆民间奶粉援助车终于到了芦山,他们是澳洲华侨看到我们微博后联系国内朋友援助过来的”,并通过微博告知需要奶粉的灾区百姓前去领取。

  微信的异军突起,使这回报道救灾赈灾的记者又如虎添翼。许多信息首先进入微信的朋友圈,而后扩散开去。而有的传媒直接以微信的公共账号发布记者现场报道,以图片、影像、语音等形式,生动直观地报道新闻,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且与受众进行互动。

  重大灾难袭来,公众对信息的需求特别强烈,电视、广播、报纸的倾力报道,固然非常需要,却因时空与其他客观条件所限,难以提速、增量、扩容,而新媒体跻身其中之后,尤其是基于移动网络技术崛起的微博、微信等,以“草根”的身份、更亲民的身姿,发布“微型报道”、“轻量言论”,以信息碎片集聚的“微力”施展其威力,在新闻传播的广度、细化上为传统媒体“打补丁”,以移动、即时、细微的特点扬长避短,从而为公众知情权的兑现多多给力,并构成一个较之过往系统、完整得多的全方位、立体式、交互型的全新信息传播大格局。是否可以说,这就是传媒融合的新尝试、新探索、新景观。

  这也再次表明,传统媒体无须妄自菲薄,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相互借力才是取胜之招、共赢之道。我们有理由乐观其成。  怡 然

【编辑:王珊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