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李克强访印力求增进中印两国互信

2013年05月20日 09:17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三大看点

  1 政治互信

  “增信释疑”被认为是总理此访印度的题中之义。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指出,缺乏足够互信是中印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中国前驻印度大使周刚也认为,中印之间一个短板就是互信的差距。

  谈及中印当前遗留的领土等敏感问题,姜景奎强调,边界问题当然重要,但不是一两天之内就能解决,中印之间每天都需要和平、发展,这是最重要的。

  外交部副部长宋涛指出,中印之间要“办好大事,管好小事”。姜景奎理解,此处的“大事”就是指中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前面有两个定义“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提和平,就是因为担心边界问题会出现不和平,因此第一要和平,第二要繁荣,这是大局,大事情。

  姜景奎认为,相比之下,“帐篷对峙”就是小事情,管好小事就是指处理好此类摩擦,甚至更为棘手的问题,不能因小事影响大局。

  “针对存在的问题,肯定要去谈”,姜景奎认为此访会有一些动作,可拭目以待,但不一定会有新机制代替旧机制,而是会完善原有的机制,“有一点前提是,绝对不会影响今天的和平发展”。

  姜景奎还提到,当前中印高层来往非常多,“在国际上多边场合只要有机会,中印高层肯定要见面”,但他认为仍然不够,还缺少定期互访制度的落实,期待这方面会有所动作。

  2 经贸合作

  当前,中国是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2012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达665亿美元。但姜景奎认为,这样的经贸总额与中印经济规模相比很不相称。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很快要变成第五、第四”,姜景奎提到,中美双边贸易有四五千亿美元,中日有三四千亿,都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中印之间才不到七百亿,对于两个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非常小。

  姜景奎指出,中印之间能实现优势互补,中国的长项如家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是印度的短板,而印度的长项医药、IT等,相对中国而言也有点短板,因此中印可长短互补,相互借鉴,只要增强互信放开来发展,经贸合作的潜力无法估量。

  除首都新德里外,李克强总理还将访问印度商业之都孟买。“孟买是印度的金融中心,相当于中国的上海”,姜景奎认为,此访在经贸合作方面的动作值得期待。

  在此前外交部吹风会上,外交部副部长宋涛表示,中方重视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问题,愿意为印度产品拓展中国的市场提供便利,并希望此访能加强中印在相互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大市场紧密连接。

  3 人文交流

  姜景奎提到,此次中印双方在文化交流方面会签署一些协议,这也是一个看点和突破。

  中印交往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秦朝初期。姜景奎提到,从公元6世纪到13世纪两国曾有影响深远的交往,如印度到中国来的鸠摩罗什,中国去往印度的玄奘、法显等,中国还翻译了大量印度的经典,佛教成为两国共同的文化积淀。

  “虽然有文化的交叉,但中印之间现在相互了解太少”,姜景奎认为,两国在文化方面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心灵沟通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是政治和经济交往达不到的”,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士海也指出,人文交流是稳定两国政治和经贸关系的基础之一,可成为两国增信释疑的重要途径。 ( 京华时报记者商西)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