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析审批事项下放:政府怎样才能“坐对”位置

2013年05月20日 10:4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5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 摄

  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一个多月内,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事项。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示“开弓没有回头箭”,表达了坚决推进国务院机构职能改革的决心。

  从某个角度,下放审批事项,是政府的一次“自我革命”。审批是政府对市场准入设置的门槛。对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或者虽然属于普通行业,但其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人身安全有着密切关系,对其设置必要的门槛是应该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门槛”一是过滥,二是过高,限制了市场调节的功能,损害了市场活力,它使得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难以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无法充分涌流,进而响影到每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创业创新实现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

  举个例子,若干年前,国务院颁布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对生猪屠宰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制度,但不少地方把“定点屠宰”曲解为“集中屠宰”,恢复了“一把刀”屠宰,为了“拯救”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冲击的国有食品企业,以“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为借口,建设大型肉类加工厂,搞垄断或准垄断经营。这样做的结果与决策者的好意恰恰相反,导致了市场私宰肉的泛滥。某地一些投资者申办屠宰定点,却因为审批权限在省里,迟迟办不下来。

  申办屠宰定点,完全没有理由要省里审批,一是省里无论是对某个地方的生猪屠宰供应量,还是城市规划并不了解,二是对屠宰定点的管理和环境卫生不承担责任,这样的审批,只是设置了一道毫无意义的门槛,增加了兴办企业的成本和寻租的机会,容易助长那种“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的腐败风气。

  如果说类似屠宰定点的审批权攥在“遥远”的上级手里不愿下放,属于“过去式”,那么现在一些地方出于“让群众吃上放心早餐、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目的,用直接包办或指定经营的方式,兴办所谓的“放心早餐”、“餐具清洁公司”,把自己的“裁判员”身份变成了直接上场的“运动员”,经营与监管不分,且不说中间可能存在的猫腻,一旦出现食品卫生问题,硬生生地把经营者的市场行为的责任,变成了政府部门的责任。

  职能改革,一言而蔽之就是“简政放权”。对于以往出现“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状况,应一分为二看待,首先一个有活力的市场,其表征本来就是参差多态的,存在一定的无序状态,比如在工商登记放开后,诈骗活动可能增多了。因此,政府在放权纠正“越位”、“错位”后,并不是撒手不管,更重要的是“归位”,回到监管者的位置上,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对不法行为的惩处。放和管两者齐头并进,立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职能改革是个“牛鼻子”,改革到位,真正实现政府归政府,社会归社会,市场归市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中央领导提出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勇气和智慧都需要汇聚,各级政府一定要在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推动形成推进改革的大氛围和大环境。(梁思奇)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