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称百姓“舒服”“不舒服”可作政绩评价标准

2013年07月24日 10:05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各级政府官员应该以老百姓的“舒服”还是“不舒服”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作为研究、论证和决策重大事项的依据。这样作出的决策才不会跑偏、跑调

  23日上午9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会,在谈到对这次考察点的印象时说,“武汉市民之家”很恢弘、很宽敞。为老百姓服务的场所、便民利民的场所搞得好一点,我看着心里舒服。如果是“官衙”搞得堂皇富丽,我看着不舒服(7月23日新华社)。

  “为老百姓服务的场所、便民利民的场所搞得好一点,我看着心里舒服。如果是‘官衙’搞得堂皇富丽,我看着不舒服。”一个“舒服”,一个“不舒服”的评语,让公众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的社会问题看得很准,且一语中的。事实上,“舒服”和“不舒服”都是最普通的百姓语言,在老百姓的眼里,“舒服”就代表是好的,是老百姓喜欢、高兴的东西;而“不舒服”,则代表是差的,老百姓不喜欢、不乐意的东西。用“舒服”和“不舒服”来评价政府的政绩,可谓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一针见血。

  实事求是讲,这些年来,各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上做了不少事情,花费了不少的钱财,也建了不少的高楼大厦及公共活动场所。但是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大型建筑和娱乐场所,是不是都是让老百姓看着“舒服”的东西?显然很值得推敲。比如,一些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缺少科学规划,拆了建,建了拆,动不动就给新修的马路“开膛破肚”,让老百姓看了就很不舒服。还有的地方,在医疗、教育、社区服务基础建设上总说没钱,却有大把的钱去盖华丽的办公大楼,建“地标”、“市标”等标志性建筑,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会让老百姓看着很“不舒服”。

  其实,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舒服”和“不舒服”的观点,就是老百姓对官员政绩的一种最直观、最公正的评价。如果城市建设盲目追求“高大全”,马路宽敞,高楼林立,而在民生投入上总是捉襟见肘,这显然说明政府在城市建设上脱离了老百姓的期许和愿望,是在隔着“围城”和“玻璃门”搞不接地气的个人政绩秀。

  官员作秀,会让老百姓看了“不舒服”,觉得这是在演戏。而官员真正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就会让老百姓感到很“舒服”,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老百姓不是糊涂蛋,谁都有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尤其是官员平时的言行举止,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俗话说,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能够称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分量和好坏。现在个别地方官员自作聪明,把老百姓当作无知者,以为老百姓好糊弄,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根本就不跟老百姓“商量”,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还有的干部打心眼里就没把百姓和群众当回事,自以为是,自娱自乐,所做的工作只要让上级和自己感到“舒服”就行。对于这种只会“务虚”、只会“放卫星”的干部,老百姓难免会有微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舒服”和“不舒服”的观点,无疑令人感到耳目一新,深受启发。笔者以为,检验和衡量各级官员的政绩,除了一些客观的评价指标之外,理应以老百姓直观得出来的“舒服”和“不舒服”作为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如果官员所做的事情让百姓感到了“舒服”,那肯定就是好事、正事;反之,如果大多数群众感到“不舒服”,显然官员做的就是差事和糗事。此外,各级政府官员也应该以老百姓的“舒服”还是“不舒服”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作为研究、论证和决策重大事项的依据。这样作出的决策才不会跑偏、跑调。否则,官员所做的事情让老百姓感到了“不舒服”,乃至浑身“不舒服”,就只能说明官员是在好大喜功、华而不实、脱离群众。 唐卫毅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