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青年报:鎏金“王府”易拆 内心王府难除

2013年08月06日 09: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北京律师刘亚军向江西省芦溪县国土资源局递交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申请公开“气功大师”王林住宅“王府”的土地信息。刘亚军的困惑是,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能在当地中心地段占用如此巨大的土地建设私人豪宅?

  毫无疑问,刘律师的困惑也是很多国人的困惑,人们希望知道“王府”的面积有多大、土地性质是什么、采用何种方式出让、手续是否合法、是否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等信息。无论“王府”信息能否公开,仅凭“王府”的气派豪华和占地之广,就足以让人比较深入地理解中国的住宅文化。实际上,已经发生的一个细节足以以小窥大。

  现在,王林府邸门上的“王府”鎏金二字被拆除,上面残留“王府”两字的白色影子依稀可见。据悉,这是依主人的意思拆除的。不幸的是,鎏金“王府”的字样易拆,但一些人内心的王府却难除,因为府第涉及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而且,这样的基因难以从中国人的文化中剔除。

  王林为自己的住宅起名“王府”当然有双关意义,而且能进退自如。王者,一则可以解释为王林的姓,二则与“府”字相连,则体现了王侯将相、达官贵族的范儿。大多数中国人的住房,不过是公寓(flat),至于房子(house),在外国人看来是要独门独户并配有前庭后院的才算,而在中国人眼里则是独门别墅。对比之下,王林的住宅占地十余亩,有好几个院子,整栋住宅不仅在去年刚装修过,而且又新盖了一排门脸房。以王林住宅的面积之大和装饰之豪华,不称为“王府”都不行。

  从根源上看,能称得上“王府”的不只是建筑之富丽堂皇和占地规模之大,而是要有资格,即皇亲国戚才能称王称府。尽管“王府”文化早就兴起和流行于中国几千年,但却是在清朝之时才把这种文化极其明细地制度化起来。不过,既然“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中国的王府同样也“故府不堪回首月明中”。到1920年(清帝退位后第8年),《北京实用指南》也不过记载了当时有名有姓、建筑尚存或可查的王府共74所。到今天,这些王府早就不存在或挪作他用了,如东单三条的豫亲王府已经成为协和医院。然而,当公开的王府已经远离人们的生活之时,现实的“王府”却在现实中借尸还魂。

  不仅是气功大师的宅邸,那些没有公开的各式“王府”也存在于各处。如,一些官员在风景名胜区兴建别墅和住宅,其豪华和气派,更胜于有鎏金的“王府”。更有大大小小的地方政府的豪华办公楼比比皆是。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政府办公楼占182亩耕地,“规模超过8个美国白宫”;四川三台县灾后重建的政务大楼,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只有200多名工作人员的河南省信阳市明港镇政府,修建了一栋8000多平方米的豪华办公楼等等。

  如果没有民主制度的规范,各式“王府”就永远不会在中国绝迹,无论其有无鎏金的宫殿和王府的称谓。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