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成受访者称“专家”被用烂 媒体析专家群体层次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8月08日 08:59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上周,有媒体随机抽取了2005名重庆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主题就是“砖家”。有八成受访者认为“专家”这个概念已经被用烂了。

  专家变“砖家”,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不过随着“专家”被污名化,“学者”、“大师”也迅速地崛起,尔后被打倒。不过,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毕竟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今天我们就像剥洋葱一样,给专家这个群体分分层。

  逆耳顺耳皆忠言 论证有理既学问

  对于很多学科,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科而言,彼此冲突的观点也许都是有道理的。举例来说,在经济学上,这样“对立且合理”的情况最为突出。哈耶克曾抨击弗里德曼的研究方法纰漏太多,“只能祈求上帝,希望公众永远不会相信那套理论”;弗里德曼则评价哈耶克“根本没搞懂”货币和经济周期的研究。不过这两位教授却分别在1974年和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论之争尚且如此,具体到政策上,学者遭遇的非议更大。2009年,茅于轼一句“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引发了长久以来对他个人的攻击。从经济学上看来,茅先生的这项提议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学者茅于轼

学者茅于轼

  对于廉租房政策,最需要警觉的就是权力寻租,启用公共厕所增加了廉租房居住者的生活成本,这样一来,寻租者无论想要自用还是商用都难免会望而却步。看看现在这些“有厕所”的廉租房、经适房,被蚕食者不占少数,“好好的经适房,活生生走了样”。原本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只要接受公共厕所,就能够享受到政府补贴的住房,可是在寻租之下,他们连享受廉租房的权利都没有。一边是厕所,一边是居所,茅先生的出发点错了么?

  很多学者的观点是经过个人深思熟虑和理性论证的,即使听起来不那么悦耳,我们也应该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