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社会缘何怒气围绕 折射国人内心充斥不公感

2013年08月21日 13:09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靠什么化解我们的怒气  

  前几天在路边小摊买饮料,目睹一场打斗,起因很简单:摊主给顾客找零钱,一递一接之际,钱掉到地上。顾客认为摊主轻慢自己,摊主认为顾客侮辱了自己,双方大打出手。

  咱中国人经常自诩“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饭可以吃不上,但礼崩乐坏就不得了。外国人对中国人主要的印象据说是“谦逊、勤劳、神秘”以及“对痛苦超强的忍耐力”。所以三十年前,龙应台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对中国人的懦弱奴性委曲求全的国民性格进行剖析反思。三十年后,事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会生气了,但可惜的是,生的不是龙应台所指的扰民摊贩、制造污染的工厂、闯红灯的汽车和劣质的食品等等事关公共利益之气,而是一些蝇头的小利、一地鸡毛的小事、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内心的想象甚至什么原因都没有,都能引起一腔怒火,轻则相互詈骂,重则拳脚相向。至于那些惊天惨案如掐死婴儿、摔死宝宝、秤砣砸死瓜农等极端的事件已经不再是怒气,而是戾气。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生气?两千六百年前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说只要吃饱了肚子,人人都会变成绅士。这个道理很多年都行得通,但如今很多人却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衣食足了,有了力气却用来生气。

  骂娘是因为内心的不公感。例如他付出了鲍鱼的代价,仅仅得到几片五花肉;而有人无所事事,却整天珍馐佳肴。

  一个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有两个解决渠道: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前者是指国家执法机关,警察、法院、检察院等等,国家通过法定的程序由法定的部门给予纠纷中的当事人公正的结果;自力救济则是面对不公平的事情,自己选择通过暴力或者其他力量解决。自力救济不是法治社会应有的现象,却在中国人内心有着悠久的传统,当公力救济不能有效运转的时候,自力救济就成为很多人的首要选择。在《水浒》中有一个外号叫镇关西的屠夫,强占了民女翠莲,按照法律程序应该是翠莲到官府控告,官府追究屠夫的刑事、民事责任。但一个叫鲁智深的公务员听说后很生气,自己跑过去三拳就把他给打死了,正义虽然得到了部分伸张,效率也很高,老百姓感觉很过瘾,但以暴抑暴不是一个法治社会应有解决问题的思路。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有这样一段描述:少林寺无名扫地神僧说:一个人学习上乘凌厉狠辣武功,打打杀杀,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武学障”,这时就需要学习慈悲的佛法调和化解,否则戾气深入脏腑,会导致武者走火入魔。小说家关于武学的奇思妙想自然不必当真,但上面这个道理是讲得通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剧烈变革中积累的社会矛盾也一触即发。有权者嚣张跋扈,为富者不仁冷酷,底层者自卑焦虑,当不同阶层因某一个案遭遇时,无论事情真正的是非曲直如何,不公感都会被立刻放大发酵弥散,有的会由小案件演变成大事件。

  应对不公感化解怒气最好的“慈悲佛法”就是法律。法律虽然刻板教条,但能够适用同样的原则和程序对待不同阶层的人群,能够得到相对公正的结果。所以我们常说:司法正义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然,从纸上的公正到现实的公正还需要司法从业人员廉洁、公正、高效、睿智的操作。从现状来看,达到这个目标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系公务员)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