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制日报:删除招待费指标是在掩耳盗铃

2013年09月06日 09:32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由于去年巨量招待费而备受市场质疑的央企建筑公司今年中报再次作出令人质疑的决定,“隐瞒”具体业务招待费情况。如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水电和中国化学在半年报中集体删除“业务招待费”这一财务指标。

  中国铁建曾以超8亿元业务招待费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让市场和舆论发出了“8亿招待费花在哪里了”的追问。而现在,央企建筑公司今年中报“隐瞒”具体业务招待费情况——集体删除“业务招待费”这一财务指标,这更引发质疑,因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故意在回避舆论和监督,是故意掩盖问题的丑陋做法。

  这样的做法真的能达到这几家央企的预期目的吗?恐怕答案并不乐观。就笔者的看法,“删除”招待费指标,不仅不能“删除”公众的诟病和质疑,这样欲盖弥彰的做法只会更加激起公众监督的热情。在一定意义上讲,“删除”招待费指标更像是一种拙劣和愚蠢的表演,是在玩掩耳盗铃式的游戏。自欺欺人地把这种做法当做“创新”和“聪明”,殊不知,愚蠢者是谁,公众一目了然。

  业务招待费本是企业为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合理费用,但在一些国企里面,这项支出已经异化成了“吃喝送礼”的开销。名为“业务招待费”,实际上离业务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成为“办成事”的手段和腐败或者变相腐败的温床。如此一来,公众的质疑声怎能不响成一片?

  用删除财务报表中“业务招待费”指标来回应监督,并不意味着国企“招待费”的消失,相反却说明了其招待费异化的板上钉钉和企业对其的高度依赖,并且,“招待费”项目很可能在平时的财政做账中就已经以另外的形式和面目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费用之中,让老百姓更难察觉到罢了。

  毫无疑问,国企招待费用一直是个敏感话题,而国企业务招待费列支和管理体现了其廉洁风气如何、规范水平如何,影响着企业发展和品牌形象,甚至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因此,一个负责任的国企必然是慎重对待招待费和规范管理招待费,进而以对国有资产负责任的姿态对待民意。删除“业务招待费”指标恰恰让我们看到了相反的一面——遮掩问题、拒绝公开、拒绝监督。这样的企业能说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吗?

  进一步说,删除“业务招待费”指标再次证明了不合理招待开支的存在,也表明招待费用总额难以控制,更反映出招待费成为腐败温床的现实。应该明确,当下的招待费名目越来越多,几乎囊括所有“吃喝玩乐”,不仅包含娱乐费、购物费等,甚至还可能有个人花费在里面。而且,所谓的企业“业务招待费”不用像“三公”经费一样公布细节,就使之成为公众难以监督的黑箱子。对此,笔者以为,应在消除“业务招待费”生存土壤上下功夫。

  一是应在制度和法律层面进行规范,改变制度约束缺位的状况。有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国企业务招待费的规定既缺少约束力,也没有细化,过于笼统,这无疑给业务招待费逃避监管提供了方便。应对国企招待费像“三公”经费一样作出规范,避免招待费成为一个“筐”。二是应在透明和公开上下功夫,给国企职工和公众以监督权。让国企职工和公众监督国企账本本是国企依法经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公众的权利,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被有关方面忽略掉了。可以说,不让公众和社会监督,再美好的说辞和承诺也是无力的。三是国企应摆正位置主动接受舆论监督,而不是用删除招待费指标的做法,或用“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忽悠舆论,更不能以忽悠舆论和搪塞民意为能事。

  唯有如此,才能让国企走在“阳光”的大道上,而不是用掩耳盗铃式的拙劣和愚蠢来欺骗自身和民意。(朱四倍)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