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振耀:扩大底线民生对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最有效

2013年09月13日 22: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广州9月13日电 (程景伟 黄锦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13日在广州称,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底线民生,首先是要将贫困人口的人数扩大起来,不能偏严,况且有的地方偏严,已经激化社会矛盾,造成较大的社会悲剧,应引以为戒。

  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广东底线民生保障理论与实践主题座谈会”13日在广州举行。王振耀在会上表示,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广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人口比例偏低,“坦率地说广东是全国对贫困人口比例卡得最紧的省份之一。”

  王振耀认为,广东保障底线民生,应扩大城乡低保面。为此,他算了一笔账:2011年,广东省城乡低保人口为224万人,仅占当年广东总人口的2.1%,远低于5.6%的全国平均水平。“辽宁人均GDP略高于广东,其城乡低保人数占总人口的4.8%,高于广东;粤东西北城乡低保比例甚至还远低于湖南、广西等相邻省份。”他说。

  王振耀认为,广东出现这种情况,部分原因是实行了不合理的体制,“让地方财政和基层财政占大头,负担低保的主要支出,结果他们就把人数抠得很死。”

  广州中山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曦亦称,广东省目前的实际低保水平并不能完全保障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健康需求。

  王振耀建议,广东要扩大城乡居民低保覆盖面,首先应扩大贫困人口的人数,此外还应加大省级财政对低保的支持力度,减轻县级财政的压力。

  广东省政府参事陈鸿宇表示,确定包括低保等“民生底线”必须“应保尽保”,对符合保障标准的常住人口必须100%全覆盖,而不能根据本级财力大小来确定底线民生的各项标准,守护民生底线不存在“量力而行”。

  陈鸿宇称,确定底线民生的各项标准时应当以本地的“人均实际消费水平”,而非“人均实际收入”为标准,并且可随着物价指数和人均GDP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民生底线的标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保持同步。

  王振耀认为,可以鼓励广东本地以及港澳地区的慈善家支持广东的底线民生发展。陈鸿宇称,要改革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收缴机制,将一定比例的国有经营性资产转为省级财政直接控股,每年的股权收益拨入省级“底线民生专项统筹资金”。(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