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称人民日报批评《甄嬛传》实乃批评当下社会

2013年09月20日 16:4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导读】人民日报撰文批评《甄嬛传》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调查显示,多数网友支持人民日报的观点。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人民日报》撰文批评拥有众多粉丝的热门电视剧《甄嬛传》引来网友热议。一家网站发起的调查显示,有52%以上的人支持人民日报的观点,认为影视作品要弘扬正气,传播正确价值观,《甄嬛传》鼓励以恶抗恶,败坏社会风气。

  人民日报这篇题目为《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的文章,开篇指出,近年来,一些领域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犬儒主义盛行,人际关系恶化,社会诚信缺失。而近几年流行的官场小说、宫斗剧就是这种社会风气投射到文艺创作中的一个结果。电视剧《甄嬛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经心地善良、简单纯朴的甄嬛最后懂得了一个“真理”: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你必须学会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你的权术和阴谋必须高于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你必须更坏才能战胜对手。这就是《甄嬛传》传播和宣扬的价值观。

  文章还拿韩剧《大长今》与《甄嬛传》作比较,指出《大长今》才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大长今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同样受到恶势力的迫害,但她没有通过比坏的方式战胜后者,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这样,作品的主题就是: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电视剧《甄嬛传》拥有众多粉丝,虽然不是每个人看了这个电视剧就会像甄嬛一样以恶抗恶、以坏抗坏,但是这样的影响作品多了,潜移默化中的确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

  人民日报的文章最后指出,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诚信文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应该成为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影视剧如何“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如何创作出既受观众喜爱、又能弘扬正气、宣传积极正确的价值观的作品,确实值得深思。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对此发表评论。

  人民日报批评《甄嬛传》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认为相比之下,《大长今》的价值观更正确,您如何看?

  张彬:《人民日报》关于这个剧的评,其实折射出了我们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确实存在着一种比坏的心里,要打败坏人只能比坏人更坏。而对比《大长今》,也是经过权利斗争正又回到了权利中心,你会发觉它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价值和目标的体现。这个一方面体现出了中国在创作电视剧的时候和韩国一个区别,但某种程度也折射出了我们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为了一己私利而忽略公共道德,为了具体的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底线等等,也反映当下社会人的一种浮躁的心态。所以一部电视剧看似是一个娱乐化的产物,其实更多的它是反映了当下人内心的一些想法才能够得以热播。

  人民日报的评论一出来拍砖的人也不少,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首先这是影视作品,是一种艺术,它本身就是虚构的,另外如果所有艺术作品都在歌颂正义,太假太单调,并且与社会脱节。您怎么看这种反对的观点?

  张彬:我们既不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评任何一部影片,也不过分的宣扬一部影片的好坏,之所以《人民日报》能够对韩日剧推崇,我们只要看一看韩国的影视作品中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很多人都看韩国的家庭剧,它彰显的全部是围绕着传统道德核心的,爱情剧也好,家庭伦理剧也好,基本都是浪漫、纯洁、友爱和传统文化,像什么婚外恋,一夜情,在这里没有任何的褒奖和嘉许,或者说体现出宽容,而更多的是一种让我们能内心产生共鸣的家长里短式的平和,这恰恰是中国的文化,韩国人学去之后转内销给我们,这个还不够发人深省吗?

  再看看我们现在电视剧都在播些什么?当然一部剧影响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有一点,一部剧是尊重历史,还是要弘扬核心价值观,这两者并不冲突。我记得小时候看的《今天我休息》、《锦上添花》等等弘扬主旋律不是比现在还厉害吗?那时候的投入、场景比现在差的远得远,但是这些片子传颂至今,为什么?这就是我们现在创造电视剧的时候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谋利的手段,而不是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

  如果看过《甄嬛传》,你会发现其实甄嬛她不是比坏,也不是天生就坏,没主动去害谁,她每一次的出手是被形势所逼,是一种自保,但是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斗来斗去,最终是以恶抗恶,以坏抗坏。这样一部电视剧热播,除了演员挺亮丽,对白挺精彩,情节挺紧张,还有没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张彬:我认为人民日报这样说《甄嬛传》某种程度也仅仅是举个例子,本身从拍摄的技巧、手法、人物的演技来讲,我觉得《甄嬛传》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这部剧的热播应该和它里面反映的东西应该分开来看。一方面这部剧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共鸣,不仅仅是里面的一些负能量,就是《人民日报》说的这种,更多的是从剧情,因为清朝的宫廷充满了奸诈诡谲,复杂的政治斗争的,而且演员的演技达到了一定程度,形象又比较吸引人,这自然是一部剧成功的标准。

  之所以这次要拿出它里面的一些情节,不是针对《甄嬛传》,而是它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取向。很多人在网络上把甄嬛拿到现实生活中进行比对,恰恰是因为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社会风气,被文化社会艺术创作折射出来了,其实它是一种折射的反映,《人民日报》评论甄嬛某种程度也是评中国当下的社会。如果想要一部剧能够用高尚的品格鼓舞人,用积极的文化引导,最主要的是社会风气,社会这种风气谁来做?整个社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去努力,比如说人民日报批甄嬛,我认为就得从媒体先做起,从各地政府先做起,是不是清正廉明,是不是帮助社会诚信,是不是当领导的或者党员干部首先开始遵守?进而带动社会风气的变化。

【编辑:何敏】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