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称农民积分入户是“画大饼” 60分仅是下限

2013年09月21日 09:31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韩俊应陕西邀请,作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专题报告,详细解读了广东“农民工积分制落户”的做法,称广东从2010年8月开始,尝试对农民工入户城镇实行条件准入和数量管理,原则上积满60分即可申请入户,分高者先入户。他透露,“这一制度或将在全国推广”。

  应该说,相较于既往城乡户籍森严的壁垒,广东省的积分制至少从厚障壁中开了一个小口子,无论是出于利益考量还是出于人性关怀,都可称开风气之先,给出了一条由乡入城的小小路径。但这样的制度善意,也因其条件之苛刻并涉嫌歧视而受人质疑。比如,“初中文化程度,可以积20分;本科及以上,可以积80分”这一条,以学历论英雄;又比如,“受过劳动教养的扣50分,受过刑事处罚扣100分”,几乎是把这些曾经犯罪的人员阻挡在城门之外,也有欠包容。

  诚然,城乡二元格局下,城市的国民待遇往往优于乡村,而城市资源又有限,僧多粥少,似乎不设门槛是不行的。地方政府作为试点,步子迈得小一点,自然稳妥些,操作性强一些,也无可厚非。但若想以此作为一个在全国推广的制度,从全国、全局角度通盘策划,却不能不考虑价值取向的问题,也不能不考虑从根本上取消户籍限制,这个“大势所趋”的问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度有农业户口可以花几万元钱“农转非”的政策,结果不少人“农转非”后后悔了,花了钱买到的居民户口徒具摆设价值,反倒失去了土地。积分入户城市,从短期看,当然优于“农转非”,比如城市里看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让很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非常强烈”的第一驱动力。那么,政府是千方百计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还是维持甚至继续拉大城乡教育差距,然后以积分奖励的方式鼓励农民经受千磨百折,千辛万苦地挤入城市,以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

  且不说农民工进入城市落地难、扎根更难,名义上“市民化”后,有些方面被边缘化的问题仍然较普遍地存在,比如积分入户之后,却还要面临“积分入学”的残酷竞争。事实上,就拿广东来说,真正通过积分入户的农民工本就少之又少。广东的入户准入条件看似不高,但“60分”只是下限,如果那个城市一年的入户数量限定在1000人,你有180分也未必能成为该市市民。因此,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积分入户制度只是一个画在墙上的大饼。

  积分入户的种种苛刻条件,存在的前提是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城乡分配不均。哪一天,待到农村教育、医疗山花烂漫时,谁还稀罕钢筋水泥森林里的逼仄空间?

【编辑:何敏】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