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PEC新时代:亚太领导人再聚首 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2013年10月12日 09:3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APEC的新时代

  作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亚太地区21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再次聚首,共同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对推动世界经济稳步复苏,无疑有重大意义

  10月7日到8日,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召开。会议发表了“活力亚太,全球引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提出开放合作、均衡增长、互联互通新理念,开启了亚太区域合作的新时代。

  今年时值美国金融海啸5周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结构发生了时代性转换。发达国家经济全面萎缩、复苏步伐紊乱的同时,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亚洲新兴国家经济仍保持快速成长态势,世界经济格局迎来转型期。作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亚太地区21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再次聚首,共同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对推动世界经济稳步复苏,无疑有重大意义。

  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西雅图召开,今年刚好20周年。当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参加会议,并发表了“五点意见”,将APEC的原则和理念升华为亚太区域合作的基本精神,为各国广为接受,堪称“APEC精神”。而199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尼达成“茂物宣言”,提出发达国家在2010年实现区内贸易、投资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倡议,主张为了共同的目标,实行“自主自由化”,逐步消除贸易壁垒,简化手续、降低交易成本,并将区内自由化成果广泛惠及多边贸易体制,实施开放型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由此形成了与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系相融合的开放的“APEC合作方式”。

  后金融危机时代,“APEC精神”所倡导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尊重多边贸易规则的理念仍具有时代的适用性与现实意义。而2014年APEC会议将再度落户中国,在“茂物宣言”发表20周年之际,作为世界经济的主引擎,中国也必将进一步弘扬“APEC精神”,发展“APEC方式”,促进广泛的区域合作,引领开放的世界经济,将“茂物宣言”落到实处。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东亚人的东亚”意识上升,“东亚主义”渐趋形成。而1999年WTO西雅图会议破裂,多边自由贸易路线受阻,东亚FTA(自由贸易协定)浪潮迭起,“东亚地区主义”形成。自此,支持APEC精神的“亚太主义”与造就地区合作的“东亚主义”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成为共同推进地区经济合作纵深发展的基本哲学。正是基于这种基本哲学,本届APEC会议与东亚系列峰会一道,继续主张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承担世界经济发展责任,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20年前,APEC的创建者们本着亚太地区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的现实,主张更加紧密地合作,建立更加有效的联系,促进更加开放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尽管“茂物宣言”发表19年,国际社会、理论界和舆论界仍对APEC所主张的“松散、不约束”的“自主自由化”方式存在质疑,但20余年来亚太地区通过多种方式的共同努力,积极推进自主型贸易投资自由化,取得了极为可观的成果。

  2010年APEC横滨会议期间,亚太经合组织发表了“横滨远景:茂物,以及超越茂物”的首脑宣言及其附属报告,系统总结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成果。地区中接受考核的5个发达国家和自主申报考核的7个发展中经济体,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宣言指出,从1994年到2009年,APEC各经济体的货物贸易总额增加了7.1%的同时,APEC区内贸易则扩大了3倍;从投资上看,1994年到2008年,APEC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加13%;而区内单纯平均关税税率从1996年的10.8%,降到2008年的6.6%。这些成果证明APEC自主自由化方式具有现实有效性。

  另一方面,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世界经济同步发展,与世贸组织(WTO)、经合组织(OECD)及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等多边机制相互尊重、彼此协调,成为开放、包容型区域合作的典范。尤其是在关乎人类共同发展领域,APEC更是积极走在前列,在地球环境、能源安全以及人类安全合作上率先垂范,取得了引领性成就。如2012年的APEC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议正式推出了54项环保产品贸易减免关税方案,并主张构建区域能源安全合作机制。而今年的会议更是主张在信息技术领域加大减免关税范围和幅度、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支持民营企业投资等符合地区现实的主张。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届会议正面提出了在广泛的亚太地区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地区均衡发展创造共同的基础条件。据亚行估算,2010年到2020年亚洲基础设施需求达8万亿美元,其中,电力系统达4.1万亿美元,约占半数,公路、铁路等运输系统达2.5万亿美元,通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主要投资热点。随着年内新一轮气候谈判采用新规则,美国将加快与亚洲推进双边高效能火电系统合作,日本则启动基础设施出口战略,加紧推进湄公河流域开发。亚行积极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推进后发国家加快环保型基础设施建设。而美国开始酝酿“印太走廊构想”,中印也考虑推进“中缅印战略通道计划”,泰国英拉政府则提出以泰国为起点的“东亚铁路网”构想。亚太地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高铁、海港、核电站、智能电网和智能通信系统等技术创新和设备投资直接相关,将促进亚太生产率的提升,也将形成亚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刘军红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