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多地“雾锁连城” 供暖季再次考验治霾力度

2013年10月21日 17: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东北多地遭雾霾侵袭 哈尔滨中小学校停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董冠洋)清朗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北方深秋的“奢侈品”。21日,东北三省抢先上演“雾锁连城”,而随着未来数月供暖季的全面铺开,中国恐将再次陷入“十面霾伏”与“自强不吸”的拉锯战。

  “问道何须远行,沈阳胜似仙境”,21日大清早,网友“沈阳老孙”就在微博上晒出9张雾锁盛京的实时照片,并配以“仙境”的调侃。

  同样位于中国东北的冰城哈尔滨当日也遭遇雾霾伏击。据了解,当日上午哈尔滨市区多处地段PM2.5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微克,局部能见度不足10米,中小学已停课,市区交通陷入瘫痪状态。

  身受“南北夹击”的吉林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21日凌晨起,吉林省多地遭遇罕见强浓雾天气,长春龙嘉机场全面停航,省内高速公路也大部分封闭。

  事实上,东北并非当天中国PM2.5“爆表”的唯一地区。记者查阅环保部最新发布的全国城市PM2.5(细颗粒物)实时数据图发现,21日14时,除了东北,河北唐山、山东济宁、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安徽合肥、河南郑州等地,均现中度至严重污染,PM2.5值在150-1000不等。

  一日之内,以东北为代表的多匹雾霾“黑马”跃入视线,着实让人为中国今冬治霾形势捏把冷汗。据哈尔滨市环保部门透露,燃煤供暖是造成雾霾的主因之一。而作为中国最北的省会城市,冰城哈尔滨在重度雾霾的前一日(20日)刚刚正式启动全市供暖。

  在“罪魁祸首”清单上,据环保部此前透露,约50%的PM2.5污染来自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直接排放,此外,还包括汽车尾气。虽然采暖燃煤作为独立一项从全年看并非主要源头,但在冬季这一特定时间段,供暖导致的能源排放猛增无疑令空气质量雪上加霜。

  就在去年冬天波及中国1/4国土、影响近6亿人口的大范围持续雾霾记忆犹新之时,新一个冬天又来了。不过,为了尽量改变被动地位,除了强化监测预警,中国官方已经提前开始部署治霾行动。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治霾总指南——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这份行动计划不仅涵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排放治理、区域协作等多项措施,还提出了治霾时间表:到201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

  就在本月14日,中央财政斥50亿元人民币巨资,用于京津冀蒙晋鲁六省市治霾,并引入绩效导向机制——按上述地区预期污染物减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浓度下降比例三因素分配,并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成效考核结果进行奖励。

  除了引入激励,官方还将治霾与“乌纱帽”挂钩。今年8月底,中国官方已明确,就今冬京津冀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对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持续3天重污染天气的,将对官员依法问责;并将各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落实纳入2014年初的官员考核。

  “污染物已经从大颗粒向细颗粒物升级换代了,我们的政策手段、管理模式也应该更加细化”,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军告诉中新社记者,法律本身不细致则执行会有问题,而不细致的规定也会导致难以核查。

  以非常分散的移动污染源为例,宋国军建议,法律法规应根据车型、燃料、引擎类型等更加细分的标准作出不同的减排措施和要求,对自行车、公交车、淘汰车等不同类型的移动源实行更加细化的标签制度。(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