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领导视察工作人员假装在分类 评论:做法须问责

2013年11月01日 08:5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在领导视察垃圾分类前,慌忙往垃圾桶内塞垃圾;领导走后,摆放的垃圾桶立即减半,这是前天广州市政协视察组视察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时,记者在滨江东综合市场发现的情况。在江湾社区、涛景社区、大元帅府小学、海珠区政府等其他地方,视察组也遭遇不少“尴尬”。

  现在很多小区都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不知道有多少小区和市政协视察组所遇到的情况差不多。倘若像滨江东综合市场那样,在领导视察面前假装分类,这种分类又有何意义?“假分类”不但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对推广垃圾分类也会产生反面作用。

  不可否认,做好垃圾分类,要靠市民的自觉,眼下离自觉分类似乎还有一段距离。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要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一方面需要官方的宣传、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试点的小区、市场管理者能率先做好垃圾分类的榜样,如果连综合市场的工作人员都抱着走过场、做做样子的态度,觉得分不分类无所谓,摆几个垃圾桶就是垃圾分类,那么又如何引导市场的商户进行垃圾分类?

  政协视察组的视察暴露了当下广州在推广垃圾分类中遇到的问题,而且据广州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这种“假分类”的问题相当普遍。此外,从下月底,广州将启动垃圾计量收费试点,试行新的垃圾收费模式,多扔垃圾将多收费,如果“假分类”的情况不解决,也将影响到计量收费的公平公正性。因而,如何杜绝垃圾分类中的假分类、走过场,必须引起重视。

  首先,不妨反问一下,市民的“假分类”是否和垃圾桶数量不够、设置不合理有关?像滨江东综合市场那样,视察组一走,分类垃圾桶就“蒸发”不见了,这种应付分类的形式主义做法必须问责。

  其次,如果垃圾回收时都是一股脑儿打包运走,居民再怎么分类,作用也等同于零,最终也会伤害市民垃圾分类的热情。所以如何在终端做到严格分类,决定着市民分类的积极性和效果。

  最后,广州有不少地方试行以奖励带动市民垃圾分类,像鱼珠街的凭借30次准确投放累积的积分可领取10元的超市购物券。但光奖励还不够,可以效仿日本、巴西等国家“拒收混合垃圾”的做法,来强力推行垃圾分类。 (子在渊)

【编辑:白琥】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