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阳抓金融工作 打造中国西部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2013年11月01日 14:07 来源:贵阳日报 参与互动(0)

  10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贵阳市与驻筑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加强金地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合作共赢。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强调,要把金融工作放在城市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尽快着手贵阳金融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形成适度超前、符合客观需求的金融业发展体系,努力将贵阳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再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文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作勋,副市长刘玉海、高卫东、吴军出席。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玉祥主持并汇报我市金融业发展情况。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金融工作保持了良好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金融体量不断增大,从2008年到2012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始终保持20%以上的增速;“引金入筑”成果显著,成功引进中信、招商、花旗、浦发、兴业、光大、民生等知名银行在筑开设分支机构;朗玛公司成功上市,实现了贵州创业板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全省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贵阳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开业。

  陈刚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驻黔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贵阳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过去几年,金融机构对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贵阳已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正在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引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以土地市场为核心进行调控,优化城市开发整体模式;以解决交通问题为核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此,必须重新思考对金融业发展的定位和基本设计,把金融工作放在城市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加快发展,不断强化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千方百计增强城市偿债能力,构筑起城市开发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综合运用各种金融手段,整体提升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资本层面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朝高端化发展;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市场竞争活力,形成贵阳新的经济板块。

  陈刚要求,要尽快着手贵阳金融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围绕服务全省乃至面向西南的需求,坚持外地金融机构引入和本地金融企业培育双管齐下,整体设计各类金融业态的发展,构建适度超前、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体系。利用贵阳与北京开展战略合作的重大机遇,强化与北京同城化资本市场的对接,充分利用北京金融资源优势促进贵阳金融业发展。大力鼓励金融产品创新,通过进一步放开市场领域,实现基本经济结构主体市场化,为金融创新提供土壤和空间,提高贵阳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良好服务环境。

  陈刚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产业的核心要素。要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的高度融合,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集聚一批专业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兴金融机构,发展一批功能齐备、服务高效的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金融政策创新,培养一批科技金融创新人才,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效应明显、发展前景好的高成长企业,营造符合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金融文化和发展环境,基本形成包括科技信贷、创业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融资租赁、债券市场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将贵阳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陈刚要求,要加大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加快贵阳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强对市场资源的清理和统筹,规范政府平台公司投融资行为、提升其偿债能力,确保实现借、用、还一体化的良性循环。建立金地双方协调联动常态机制,就各具体项目进行充分磋商。协调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为贵阳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李再勇充分肯定了各金融系统在贵阳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他指出,当前,贵阳正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平台,积极构建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按照“快、转、高”的要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希望驻筑金融部门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为我市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部分驻黔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负责人作交流发言,表示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贵阳加快发展,并就进一步深化金地双方合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各区(市、县)、市直有关部门和在筑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本报记者 刘文强)

【编辑:柳龙龙】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