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读三中全会:城乡建设用地有望同地同权同价

2013年11月13日 11:2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解读

  市场作用由“基础性”升级为“决定性”

  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最大亮点之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升级”为决定性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超愚表示,这体现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而全面。“在现代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市场仍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工具。”郑超愚说,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无可替代的“最好选择”。

  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副总经理马兹晖指出,公报中提出的“公平竞争”、“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以及“清除市场壁垒”等表述定义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他估计,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以实现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可能是改革的首要突破口。

  同时,马兹晖表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就要求政府不能过多地介入经济活动,尤其是对于一些过于微观的事务不能插手过多。

  公报中,对于之前多有关注的行政体制改革也有具体表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此前曾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依靠单点的经济改革已经不能推动改革,因此需要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一并发力。

  财税体制

  改革

  全会提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解读

  通过法律手段明确财税体制改革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燕芬表示,全会公报中对于财税体制的表述中,“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一个新说法,也是最重要的说法。将这一说法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系起来,说明财政的重要性已不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而更是一个政治领域的议题。

  黄燕芬表示,完善立法、明确事权等一系列表述中,完善立法是首要目标,通过法律的手段明确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而明确事权,则是实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突破点。“现在要解决我们事权财权不对应的问题,解决财权可能有些困难,那么先解决事权的问题。”

  黄燕芬表示,在地方事务较多而财政收入不足的现状下,第一步可能是中央先上收一部分事权。此外,明确事权的第二个含义是,明确中央和地方各自事权的范围,以解决现在部分事务分工混乱不清的现状。

  此外,改革税制涉及百姓较为关心的房产税和遗产税的问题。黄燕芬表示,目前我国以间接税为主,直接税为辅,公报中的说法明确了未来的税制改革可能以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其中直接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财产税,而财产税的两个主要税种即遗产税和房产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下一步税制改革还应包括优化政府收入结构与税制结构、完成增值税改革、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强化房地产税等多个方面。

  针对“稳定税负”的说法,有声音指出这意味着减税无望。贾康表示,稳定税负指的是稳定宏观税负,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稳定宏观税负即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减税并非无望。

  其中对于透明预算以及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表述,则意味着预算制度改革可能迈开第一步。黄燕芬表示,财政制度透明上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例如逐步公开三公预算,以及浙江温岭进行的民主预算的试点,但一直没有推开。

  不少分析人士均表示,预算改革可能成为财政民主化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带动政治体制改革。

  混合

  所有制

  全会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解读

  混合所有制提法或预示国企改革方向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只有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此前,有媒体报道,民间投资人可以成立私募股权集团,购买国企10%至15%资产的直接股权,作为向国企注入民间资本的一次试水。随后这一报道被国资委方面予以否认,但国企改革的问题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一些学者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表述实际上是在暗示国企改革的方向。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在接受新华网访谈时提出,公报里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意味着国有(企业)的里面可能也有民营的股份。本版文/本报记者 罗丹阳

  土地制度

  改革

  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解读

  城乡建设用地有望“同地、同权、同价”

  土地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也曾明确写入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五年前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这一问题的表述是“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一词的去除,有学者指出,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或成为未来土地改革的一个方向。

  针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一说法,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认为这指的是赋予农民土地产权。何志成表示,以前土地是不能交易的,现在要让农民的土地能变现、流动,在市场经济之下,一切能交易的都将变得可以交易。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