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中国打造“开放型经济3.0版”

2013年11月19日 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石岩)倘若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中共十四大分别视为中国推进对外开放的两个关键节点,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或将成为中国完善对外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3.0版”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而“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机制新优势”。

  社会普遍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十四大分别标志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开局及拓展,前者提出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后者则明确提出“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受此影响,中国对外开放连辟新局,以开放促改革屡有斩获。

  “相比于过去,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在对内、对外开放同时进行,相互促进上。”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对中新社记者指出。

  张汉林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依照国际惯例及入世承诺,对外开放了很多领域,但却同时存在对内开放不足。他以基础电信为例指出,入世以来,该领域国内市场并没有做到有效充分开放,导致了垄断的形成,进而影响了统一开放市场体系的成熟。

  “在这一方面,服务业尤其突出,银行业、保险业等领域都没有得到有效开放,严重制约了改革的深入推进。”张汉林称。

  有鉴于此,日前公布的决定特别指出,要放宽投资准入而非以往所指的仅仅“放宽外资准入”。这一表述意味着决策层决意对内外资实现真正的一视同仁,可视为决定中明确的“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对外开放领域的自然延伸。

  “相较于此前偏重于引进来,本次全会强调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全球市场、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在此基础上深度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从而真正实现以开放促改革的目标。”张汉林称,这才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核心内容之所在。

  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试验窗口,上海自贸区的发展被决策层寄予厚望。作为此次三中全会的一大亮点,决定明确,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内自贸区获批。

  “这并不意外,上海自贸区本来就担负着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使命,这是在此前国务院文件中明确过的。”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向中新社记者指出,“但对于未来自贸区的获批,中央必须有统筹考虑,不仅结合地方特点,更要服务国内深化改革的大局。”

  而对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决定在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在多哈回合谈判面临僵局的语境下,多边贸易体系周边化、双边化是必然的趋势,这是我们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的背景。”白明指出,目前,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则使中国陷于“两难”。在此形势下,只有主动出击,推进更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形成,才能增强中方话语权,避免陷于被动。

  人们明白,上述目标实现的前提,是中国国内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包括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一系列等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这无疑是“以开放促改革”的要义之所在。(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