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几百号人在船上最缺蔬菜

2013年12月04日 09:05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海洋二所研究员陶春辉,一直致力于海底热液活动及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是中国大洋19~22、26和30航次的首席科学家,每年有一半时间在海上“漂泊”。

  2007年,“大洋一号”在中国大洋第19次大洋科考中,陶春辉作为我国首次发现洋中脊海底硫化物的首席科学家,带领科考人员在印度洋发现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为我国实现了该领域“零”的突破。

  ●这次科考的海域,会不会遭遇海盗?

  陶春辉:“大洋一号”第30航次出海的海域,在西南印度洋上,大概是在南非的东面、马达加斯加的南面区域。

  这个地方,距离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海盗区——索马里海盗区、尼日利亚海盗区,都比较远,开船到索马里海盗区大概要一周时间。所以嘛,浩浩荡荡杀这么远路途来打劫,海盗肯定也认同,这性价比太低了。

  ●科考队员,能看到少年派电影中的海上奇观么?比如,晚上有大片水母发出荧光?

  陶春辉:发光啊?即便是有,可能我们在船上也比较难看到了。“大洋一号”科考船,是24小时不停歇作业的。所以一到晚上,船体灯火通明,周边水母、海藻能发出的光亮,都是“小巫见见巫”。

  ●在海面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几百号人在船上每天吃什么?

  陶春辉:一般船上有72个人,我们有3个厨师,轮流做各种食物,冰货我们也带不少。

  海鲜基本上不怎么吃。取得的珍贵的海底海洋生物,那是舍不得吃。而且科考队员在船上基本是没有闲工夫钓海鲜的。难得在浅海,钓点鱿鱼煮了吃。

  科考期间,最缺的倒不是肉食,而是蔬菜。目前“大洋一号”上,我们还没有种植蔬菜。不过我们倒是设想,将来出航,可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一些蔬菜。“大洋一号”每40天靠一次码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寻觅蔬菜”。(记者 章咪佳)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