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长寿之乡巴马养生传奇存疑 外来人口剧增污染环境(2)

2013年12月08日 03: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原有生活的改变

  养生“候鸟人”的激增及大量游客的涌入,还在改变着村民们的原有生活方式。

  游客多了,百岁长寿老人也成了“景点”。他们告别了劳作的生活习惯,每天坐在自家门面内,等着游客前来合影,送上长寿红包。即使在中午打盹时,也会有闯入的游客慕名来拜访。

  近两年,当地物价也随人气儿一起上涨,景区周边的物价,甚至比县城还要高一截儿。来自河南安阳的“候鸟人”王老太说,取水用的空桶去年还卖10元一个,今年再来,已经涨到了15元。

  被抱怨最多的还是景区票价。有心细的游客发现,短短几年,百魔洞由开发之初的完全免费,到30元门票,现在调整到70元,甚至还有涨价的趋势。而月票也由80元调整到现在的300元,还分单双号。

  当地人的生活成本也在上涨。在坡月村,柴鸡蛋卖到20元/斤,最普通的大米3元/斤,同品质的在北京仅要2元左右。外地人崇尚本地人的饮食习惯,村民自家种的青菜、玉米、黄豆、火麻等均受到热捧,价格也被抬得较高。

  养生者来到巴马净土,冲着自然的环境与健康的饮食。在大量需求之下,在甲篆乡的集市上,有商贩开始售卖“鸡场专用药”,10元3包,称小鸡3个月能长7斤。

  坡月村的街上还出现了肿瘤康复养生会所。负责人钟先生宣称,他能用中药治疗肝癌、胃癌、肠癌等癌症,10天一疗程,每疗程3000元。

  瑶医、瑶药也被包装成特色产业,有养生馆打出海报,称127岁的罗美珍老人自己采瑶药,坚持每天泡脚,所以才如此长寿。

  但在北青报记者求证此类宣传时,罗美珍之子黄有才一脸茫然:“根本没这么回事。”

  神话

  小分子团水

  早上7点多,坡月村通往百魔洞两公里远的马路上,已有取水的老人拖着拉杆车缓步前行。为了打到“最干净”的泉水,他们出发的时间越来越早,因为“竞争者”越来越多。

  在巴马的长寿宣传中,水是其中一宝。相关资料称,这里的水为“纯天然小分子团水”,弱碱性、渗透性强,能够乳化血脂,中和清除酸性废物。取水,成了养生“候鸟人”在巴马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水你得生喝,煮开了就破坏疗效了。”遇到新来的,资深“候鸟人”会背书般讲述小分子团水的神奇之处,强调对糖尿病、高血压的神奇疗效。

  患者的“现身说法”往往带给周边人更多的积极暗示。湖南岳阳的王女士已是第二次来巴马,这次患高血压的小叔子及另外一名亲属也随同前来。“住在这儿就能控制血糖,一回去就不行了。”

  “水能治病?”坡月村急救站80后医师张忠伟分析,养生者到巴马后,环境饮食都有改变,再加上适当运动,出现血糖下降,并不能单归结为水的作用。事实上,当地人中同样有糖尿病患者,有的甚至用胰岛素都降不下来。

  小分子团水是否真有功效?果壳网日前发布的“9大商业伪概念”中,“功能水”位列其中,并指出“喝水能治病,小分子团水易吸收,能够清理血管,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为谣言,没有证据表明小分子团水、高氧水、磁化水等这些所谓的功能水有特别的功能。

  百魔洞地磁

  另一被赋予神奇色彩的,是百魔洞里的地磁。洞内的一片山石,临近天坑位置,号称地磁最强。

  11月5日上午,一名脸色苍白、有偏瘫症状的中年女士,由亲属推轮椅进到溶洞后,在阴湿的石板上铺一床褥子,躺下直到家人来送午饭还不愿起身。

  宣传资料介绍,地磁是巴马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称,巴马的地磁比其他地区高出一倍以上,能显著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激活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中国地质大学姚长利教授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我国的地磁是从南到北依次增强。巴马大概值是42000纳特左右,仅比周边平均值高20左右。北京地磁为50000纳特,比巴马还高。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共同做过《地球磁场与巴马长寿关系的研究》。结论是:地球磁场与巴马长寿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长寿率与地磁场二者并非总是正比关系。巴马长寿可能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尤其是遗传因素。

  磁生物学专家、深圳大学生命科学院张小云教授的看法与上述结论有相似之处。她认为,磁场与寿命有一定关系,但具体关系如何,目前国内还未有实验证实。

  坡月村一名九旬老人称,平日只是从百魔洞旁经过,还真没进去吸氧或接受磁疗。

  商业宣传似乎并不在意这些。百魔洞里专门立着“磁疗区”的标识牌,洞口的简介用语值得玩味:“‘游百魔,祛百病’也许是人们对百魔天坑过于神奇的赞誉,但那么多候鸟人的康复,为百魔洞天坑的神奇留下一个永远的谜。”

  国际认证

  在巴马官方和民间的宣传中,“世界长寿之乡”无疑是块金字招牌。认证单位为总部在日本东京的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为森下敬一。

  资料显示,1991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十三次年会上,森下敬一宣布:巴马为世界第五个被发现的长寿之乡。

  国际自然医学会属于何种性质的组织?获得“世界长寿之乡”的认证能否代表“国际公认”?

  11月20日,北青报记者得到日本厚生省的答复是:森下敬一是合法的私人医疗机构的经营者。至于国际自然医学会,应该以公司来界定更为合适。

  厚生省解释说,因为他们是有经营目的的,并涵盖各类业务,比如商品展示和收费会员制的结构设计,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他们涉及医疗健康产业。关于这个公司名称中所用的“国际”二字,厚生省表示,这是因为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国际性的,在日本有业务,在其他的国家也有业务。

  至于国际自然医学会在长寿学方面的权威性,厚生省表示,无论做出什么样的结论应由该公司承担。“森下先生是日本医生,所做的一些研究一定程度上代表日本的医疗研究水平,但这个公司所做的鉴定并不能代表日本医学界在该领域的最高水平。”这位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森下敬一本人并不避谈国际自然医学会的性质。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他解释其为“崇尚自然、联系各个学科、有自己学术领域的社会团体”。

  至于该组织为何在中国的认证足迹如此活跃,森下解释称,中国是他长寿学研究的重点区域,且拥有研究长寿养生的文化氛围。

  关于申报“世界长寿之乡”的费用,国际自然医学会中国支部负责人王智墨称,学会对“长寿之乡”的认证本身并不收费,但考察都需在对当地的长寿元素如水、食品等进行取样,然后由森下带到日本总部检测,这部分检测费用及考察团食宿需要申报方担负。

  问题

  痛心与担忧

  对于巴马的现状,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说自己很痛心。86岁的他曾9次到巴马考察,并积极将其认定为“世界长寿之乡”。

  2008年是他最后一次到巴马,当时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已伸向村庄。他多次向政府建议,巴马属封闭的长寿区域,不要过度开发,否则会破坏自然“气场”。

  “我期待长寿老人继续用原始的方式织布,而不是有很多游览车出现在景区。”森下认为,他的建议没见到效果。他说,近年来他接到过当地政府的数次邀请都婉拒了,他同时担心巴马的长寿现象难以维持很久。

  年过五旬的黄大尚,则对本村正承载的环境压力忧心忡忡,“坡月村是最核心、外地人最集中的地方,周边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如不尽快建立起来,整个巴马的旅游就不存在了。”

  根据政府规划,在坡月村与长寿村交界处将建立一座污水处理厂、一座垃圾中转站。但黄大尚注意到,工程开工没多久就停了。要求这两处基础设施能尽快完工,也是村民们的共识,因为“村里的生态等不及了”。

  据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来巴马的候鸟人以及普通游客突破200万人次。2013年1至5月份,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10.96万人次,同比增长32.7%。

  升级的蓝图

  “其实巴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发,景区都是比较原生态的。”巴马瑶族自治县宣传部外宣办主任李轶认为,目前不用担心过度开发的问题。政府也在考虑并制定纲要,确保生态保护与修复。

  今年7月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确定将巴马打造为“长寿养生的国际旅游区”。展区沙盘及宣传展板显示,若干年内长寿村将大变样:此处将建立一个面积5.8平方公里的“国际长寿养生都会”,投资50亿元,目前已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项目”。

  在这个拥有最多百岁寿星的壮族小山屯,将兴建五星级长寿养生文化酒店、民俗商业街、民俗裸浴场、民居客栈主题酒店、高级养生公寓、湿地花园等一系列休闲项目。目前部分征地已用围挡圈起来,与周边的农田相分隔。

  至于村民提到的水污染等问题,李轶表示,巴马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政府也已意识到环境问题。原计划在盘阳河上游、中游各建一处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管道与县城污水处理厂相连,盘阳河内不能直排污水,污水处理厂原设计日均能处理生活污水1000吨。

  巴马被定位于“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后,方案需要重新修改,污水处理能力要提高到2000吨。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征地,预计2014年开工建设。垃圾转运站、自来水厂明年都要陆续开工建设。

  11月18日,森下敬一应邀到广东某县考察,受到“超出自己的想象”的贵宾级礼遇。据悉,去年当地政府确定发展长寿经济的思路,并于今年初成立了“长寿办”,还准备申报“世界长寿之乡”。

  正是在该县举办的长寿学术研讨会上,森下将巴马定性为失败案例。王智墨转述森下发言大意,称巴马“饥饿太久了”。

  文并摄/本报记者 孙静 特约记者 张桂涵

【编辑:邓永胜】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