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乙肝疫苗致死偶合谜团难解 疫苗事故鉴定难赔偿少(5)

2013年12月24日 09:15 来源:南方网 参与互动(0)

8

拍完这张照片后不到一个月,龚子崇便离开了人世。

  疫苗是不是个好东西?以后能不打就不打了?

  婴儿的死亡和疫苗的使用究竟何种关系,目前还不明确,但网友对待疫苗的态度却已非常鲜明,“能不打就不打”、“不打也没事”,一种是出于恐惧(担心副作用),一种是出于不相信(觉得疫苗没用)。

  有分析报道称,从没有人声称疫苗永远有效。大部分疫苗,能提供80%至95%的保护,这意味着,如果100个注射过疫苗的人处在会感染疾病的环境中,有5至20人会感染,这比所有人都感染好太多了。这种高比例的保护,确保某些疾病在人群中不会大范围扩散。另外,如果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感染了某种疾病,比起没有接种过的儿童,病情也会轻微很多。

  实际上,媒体对疫苗安全的质疑以及由此导致的民众担心可以说是“环球同此凉热”。美国著名儿科医生西尔斯写道:“媒体灌输给父母们关于接种疫苗的矛盾建议。父母们一方面怕宝宝得某种疾病,希望给宝宝接种;另一方面又担心宝宝产生媒体宣扬的严重恶劣反应。这就是人们对于接种疫苗以及相关副作用等的大体观点。”

  1992年全国调查乙型肝炎,发现人群当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也就是阳性率高达9.75%。1992年卫生部开始推广新生婴儿乙肝疫苗接种,但是没有免费,需要几十块钱,接种的普及率相对有限。到2002年,国家免除了疫苗费用,但仍收取少量打针服务费。到2005年,国家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服务彻底免费了,完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出钱。到2006年再进行调查的时候,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由9.75%降低到7.18%。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将近3个百分点的下降已经非常了不得,这都是乙肝疫苗的功劳。

  如果疫苗“能不打就不打”、“不打也健康”的想法蔓延开来,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很多本来准备打的人现在不打了,这无疑是存在巨大风险的。因为疫苗接种并不是纯粹的个体选择,人群疫苗接种率要达到一定的比率,才会形成人群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不同疾病,要达到的接种率要求不同,目前我国对免费疫苗的接种率指标统一定为90%。所以说,如果人们因为误解,而认为疫苗接种不安全,都选择不接种疫苗,很可能造成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严重后果。二是,很多打完疫苗的人,虽然打了,但是整天提心吊胆的,孩子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主动和疫苗副作用联系在一起,搞得人心惶惶,这是不必要的负担。

  知名科学记者方玄昌称,当前情况下,对于那些不幸遭遇偶合效应的家庭来说,如何帮助他们度过生活危机、完善救助体系才是值得有关部门研究的,因为从科学上来说,只要疫苗的生产管理到位、注射流程到位,疫苗就是安全的。偶合反应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无法被完全排除,属于正常现象。在此,我还必须给出一个大家很不愿意看到的、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结果:一旦人们对于疫苗的误解和恐惧,此类“偶合”事件因而将进一步增多,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影响中国儿童的疫苗接种率,让他们更多暴露于实实在在的危险之下——那时将可能出现真正的“疫苗之殇”。

【编辑:张培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