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疑问:能否缓解华北平原缺水之困

2013年12月26日 08:58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如果你生活在北京,也许你不会想到,就在早晨起床后的一个半小时内,从洗澡到喝水做饭,再到洗车,你有可能消耗近1立方米的水,你也许不会想到,这些水来自数百公里之外的河北地区——这些水是通过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送到北京的。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明年汛期后的通水,数亿立方米的水将从丹江口水库经渠道输至北方,滋润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综合效益如何?工程将给沿线各省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问:能否缓解华北平原缺水之困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要面向华北平原北京、天津在内的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及农业用水。这一地区的京津地区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河北两省则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工业生产基地。

  据统计,这一地区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均约占全国的35%,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2%,人均水资源量仅有450立方米,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22%。其中,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72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1/8。

  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后,将有效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局面,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有力地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中线一期工程总投资约2013亿元,一期工程通水后可直接为5000万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源,有效解决数百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工程还可以使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摆脱缺水的制约,带动南方调水区、调水沿线地区、北方受水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自2008年9月至今,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已累计向北京供水14亿立方米,入京水质维持在Ⅱ类水标准以上,高峰时段日供水量超过北京城区自来水日供应总量的60%,有效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减少了北京地区地下水的开采,应急供水、防洪抗旱、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效益初步显现。

  二问:对资源环境发展有何作用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破土动工。10年,在生态立市的战略下,中线水源地之一的湖北十堰绿色创建的步伐紧锣密鼓,大批重大项目因“环保问题”被拒之门外。在十堰郧西县,有36家生产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的水泥、建材、黄姜生产和黄金开采企业被关闭。

  十堰的例子是南水北调沿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缩影。

  由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中线受水的华北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区域年均缺水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为了维持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目前,华北平原已累计超采地下水1200亿立方米以上,造成黄河下游频繁断流,淮河流域严重污染,海河流域基本处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原来被长期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将逐步得到退还,同时有效缓解受水区的地下水超采局面;在丹江口水库水量充沛时,还可以加大向北方输水量,增加生态用水,回补地下水,进一步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

  不仅要建好工程,还要管好用好工程,确保送水优质达标。为保障水质,南水北调沿线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发展旅游、水电、生物医药、农业特色等产业集群,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可持续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南起江汉过鄂豫,北控燕赵惠京津。随着中线工程明年正式通水,江汉之水将源源不断地送入广袤的华北平原,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报记者 李 慧)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