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合作方称380亿造阿房宫是媒体误读 已暂停实施(2)

2014年01月07日 06:4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现状

  拆除一个旧阿房宫景区

  在打造“新阿房宫”的同时,一个已运营13年的“旧阿房宫”被拆除。这个被拆除的阿房宫景区全名为“锦绣阿房宫景区”,由当时三桥镇聚驾庄村引进的民营企业投资兴建。负责景区拆除工作的是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景区非国有企业投资,属于个体民营投资,可以说只是个“村级项目”。

  “锦绣阿房宫景区”项目是由聚驾庄村现任村支部书记杨怀军引进的。1994年底,聚驾庄村和秦阿房宫公司商定,村庄将土地出租给公司开发阿房宫景区,一亩地的租金为每年1200元,此后每五年递增20%。

  景区的开发方陕西秦阿房宫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卫平曾对《中国企业报》表示,景区“主要是初期建设就花了两亿多”。

  景区选址位于阿房宫遗址南面300米处,占地680多亩的秦阿房宫景区1995年开工建设,2000年正式开放,门票38元。景区打着“东有兵马俑,西有阿房宫”的口号也吸引了不少客人,加之阿房宫率先推出了许多演出,包括“宫廷歌舞”、“编钟编磬”等,这在当时大多数历史古迹景区都属于纯静态景点的情况下,一度很受欢迎。

  但在2003年非典后,一方面非典的打击还未恢复,另一方面通往景区的道路也在修建,景区陷入恶性循环,门票收入减少,日常维护落后,职员离去,客流稀少。个别日子,景区一天的游客不到10人。

  有员工对《广州日报》记者透露,为了维持经营,景区内的湖岸还建起了数十栋小产权房,以维持公司日常开支和现有的100多名员工工资。沣东新城管委会表示,2012年,公司负责人雷应魁多次主动提出对景区进行拆迁,这样他们不用每年交租金和花钱对景点进行维修、维护。而景区开放13年来,至今还未收回成本。

  未来

  “阿房宫”项目悬而未决

  西安市政府新闻办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文物局对《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的批复(文物保函【2012】2218号),阿房宫遗址保护工作的实施,至少要分三个层次。

  《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要求:一是2.3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建设成国家级的考古遗址公园,保护880亩的遗址本体。二是2.3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外扩400米,设立建设控制区,在此范围内对建设的高度、密度、内容严格规范,所有规划和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必须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规划保护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要依法拆除。三是在控制区周边再外扩约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秦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区。

  目前在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分布有约2.5万人,企业700余家。遗址本体内村民宅基地占用面积达三分之二。如果保护规划实施,这些当地居民都面临搬离。

  但早在2013年10月,就有当地政府内部人士对媒体透露,“项目开发陷入僵局了”。据称,此项目原计划曾包括重建阿房宫,但后经决策层领导批示“阿房宫只能宣扬封建奢靡之风,重建无文化价值”,才停止了复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确因上层批示,阿房宫保护方案面临调整,很可能文物保护项目和相关商业项目规划都会调整。

  沣东新城管委会策划宣传局主任张雷则对北青报记者称,遗址公园一直没有开工建设,还在规划阶段,而文化旅游区到现在也没有出来具体规划,应该还在审批阶段。最终的结果,还要等待审批规划完成后确定。记者 赵卓 范辉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