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首个自住房开审 非京籍家庭选房概率微乎其微

2014年01月13日 15:06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北京首个自住房开审非京籍家庭选房概率微乎其微
     上午,在首个自住房项目提交材料现场,由于采取了分批分时段登记,并未出现排队场景。摄/法制晚报 记者 刘畅

  首个自住房 今起现场审核

  首批通知的优先家庭共约8.19万户 公租房轮候家庭算“无房户” 非京籍选房概率“微乎其微”

  早晨六点半,天还未大亮,家住朝阳区的王女士已经上路。今天是北京市首个自住型商品房进行现场资料审核的第一天。比周边同质商品房便宜三成的价格,让包括王女士在内的申购人焦急地期盼着每一步的新进展。

  据介绍,首批通知的优先家庭共计约8.19万户。其中,今起至1月15日的三天为持有住建委编号的轮候家庭集中办理。

  分时分号接待 审核持续一个多月

  在朝阳北路的康达商业广场,已设立起了恒大御景湾的售楼处。据介绍,现场将采取分时段分号段形式接待客户,首批提交资料客户为优先家庭,通知顺序为持有住建委编号的轮候家庭、京籍已婚无房家庭、京籍单身25周岁以上无房家庭。

  今起至1月15日的三天为持有住建委编号的轮候家庭集中办理,明起将陆续通知京籍已婚无房家庭,需等待短信及电话通知。

  据了解,今天共有1800户家庭前来进行现场审核,明后天将分别有2000户及3000户家庭。

  14.8万户申请家庭预计共将进行一个多月的审核。审核期间周末不休息,但春节期间会暂停。

  “15号之后每天的审核数量将根据前三天的现场情况决定,对每一批前来审核的家庭会提前2到3天进行短信、电话通知,除此之外还将在网站进行公示。”开发商相关人士介绍。

  公租房轮候家庭仍优先 但不算“第一批”

  虽然起了个大早,但王女士有些“失望”,因为带来的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核备案通知单并不被“承认”,“工作人员说我的备案编号是GX开头的,也就是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家庭,并不能算在保障性住房轮候家庭内。”

  经过现场审核后,王女士被转为了京籍已婚无房家庭,这让她有些担忧:是不是没有选房优先权了?

  随后记者咨询了解到,根据《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两类家庭可优先购买自住型商品房。

  一是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其中单身人士要年满25周岁;二是已在轮候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的家庭。

  而这两类家庭的优先权不再分先后,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两类家庭将同时进入摇号的“大池子”,机会均等。和王女士同样情况的家庭,只是在分类上进行了变更,优先权并没有发生变化。

  释疑

  非京籍家庭基本“没戏”?

  据了解,恒大御景湾开放网上申购以来,完成网上购房初步登记的家庭共 14.8 万户。其中经济适用房、两限房轮候家庭 8023 户,本市户籍家庭(非保障房轮候家庭) 12.4 万户,非京籍家庭 1.58 万户。而该项目可销售的房源约2000套,房源供需比达1比74。

  据介绍,首批通知的优先家庭共计约8.19万户,2000套房源明显供不应求。

  可以说,即使大量的家庭因各种原因放弃选房,能轮到非京籍家庭选房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但开发商方面表示,概率再低,也会根据规定通知非优先家庭进行现场审核。

  现场需提供哪些材料?

  按照北京市限购政策相关要求,现场要提交购房家庭成员身份证、婚姻证明、户籍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提交家庭成员身份证明、婚姻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购房申请人签字的《家庭购房申请表》、《购房承诺书》,有效暂住证等材料。

  其中,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家庭申请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的,应提交《北京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申请备案通知单》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流程如下

  等候办理——客户按规定时段到场,有序排队签到,核验资料携带齐全后进场等候

  按序取号——客户领取办理顺序号,等待叫号并按顺序进场办理

  资料审核——客户根据顺序号至指定窗口进行相关手续办理

  选取编码——资料审核无误后,客户随机选取一组4位编码,与系统自动生成的9位编码组合成最终参与摇号的编码

  信息确认——客户确认提交资料信息,核实无误后签字确认,交由工作人员存档

  自行离场——资料递交审核结束后,客户自行离开现场,不宜逗留 (记者 陈斯)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