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政府预算要让群众看得懂,更要管得住

2014年03月07日 16:10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参与互动(0)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会上还将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今年将推出一个《政府预算解读》,以方便代表和社会公众读懂财政预算报告。

  我国政府预算执行有一套严谨的程序,需要部门编制、财政审核、政府复核、人大审查批准,最后由财政部门具体落实。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人们对政府预算有了更多期待。随着政府的积极推动,预算分类越来越清晰、收支越来越明确、涉及内容越来越丰富、透明度也越来越高。今年推出的《政府预算解读》为政府预算公开抹上了一道更亮丽的色彩,是为了能让群众看得懂预算,更是为了能管得住。

  能看懂?那是“必须的”! 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政府预决算信息已经在全国各级政府中全面铺开。迈出的这一大步让群众欢呼雀跃,但普遍反映“看不懂”!这就导致群众从早些年对政府预算漠不关心,到如今雾里看花心生质疑。要赢得群众的掌声,必须从“能看懂”入手。今年的预算报告结构“变身”,配彩图版《政府预算解读》首次亮相,让我们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一次,政府朝着预算内容更全面、更准确、更细化,预算公开的形式更亲民、更便捷、更易懂的方向又迈出了一大步。

  为了啥?一是管得住。将政府预算对公众详尽的公开是“交家底”,更是“远筹划”,是让公众参与国家事务,也是为了接受公众的监督,用群众雪亮的眼睛和不可小觑的舆论影响力管住政府预算。二是养成一种执政习惯。公众对政府预算的高度关注,作为一种政治参与的方式,体现着权利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政府的回应,则是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的尊重,是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现代政府应有的认知和责任。尽量详尽的公开政府预算可以表现出强大的制度自信、亮明开诚布公的态度、树立自觉接受公众监督的意识。公众的关注监督与政府的回应反馈,如此形成良好的互动,那些颇受群众微词与指责的各类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相互循环促进的过程中有利于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执政为公的理念,明确政府预算为公众所有、为公众所用的理念,这点尤为重要。(姜艳艳)

【编辑:李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