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军代表关注失联事件 建议从国家层面构建协调机制

2014年03月12日 15:18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本期人物 汪玉 全国人大代表、海军装备研究院院长 (资料图)

  今天凌晨,两栖船坞登陆舰昆仑山舰抵达任务海区,与正在该海域执行搜救任务的海口舰、绵阳舰、井冈山舰会合并展开搜救。

  截至今天上午,此次马航失联客机搜救行动,中国海军共派出4艘军舰、4架飞机参与。另外,负责船舶补给任务的千岛湖补给舰今天上午也已出发,根据海军消息,目前2艘专业远洋救生船提高战备等级,随时投入后续搜救行动。

  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大规模派出主力战舰参与国际性质的搜救行动。全国人大代表、海军装备研究院院长汪玉对法晚记者表示,各国之间开展国际合作更有利于搜救行动。

  关注搜救

  无法确定方位 多国合作行动有难点

  作为人大代表,汪玉在两会上关注着多国合力对马航失联客机的海上搜救进展。今年他的建议就是应该加强军地协同海上救援力量建设,构建运转高效的海上救援力量体系。不但加强军地协同海上救援演习演练,还应该逐步推进海上救援国际合作等渠道,提高海上救援行动能力和效益。

  汪玉在接受法晚专访时解释,他举例说,在欧洲建有国际协同组织,机制很完善,处于常态化运行,“比如一个国家发生突发性事故,可以调动其它国家力量去援助,这是有机制来规范的。”

  目前共有11国舰船及飞机参与搜救,搜救范围扩大至马六甲海峡。汪玉表示,各国之间开展国际合作肯定更有利于搜救行动。

  中国海军与他国进行联合演练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海上搜救,这种行为更多是展示了友好。此次搜救是按照国际组织划分在各自责任区内完成搜寻任务。

  根据海上生存时间短的特点,汪玉认为海上救援应该分三个步骤,一是告知方位;二是尽快投入简单设备实施救援,让遇难者知道有救援行动,坚定信念;三是救护力量快速抵达,实施打捞。

  茫茫大海上发生事故,首先要以各种联络方式进行告知,确定方位。搜救基地快速出动,向现场派送橡皮艇、救生艇这些防护物资。“这个阶段空中力量可以展示快的特性,空投救生衣救援物资等等。”汪玉称,此次马航失联飞机的难点是无法确定方位,现在各国的行动已经不是救援,而是搜寻。

  快、装备全、力量大 救援展示三大特点

  此次救援行动展示出三大特点:速度快、装备齐全和动用了一切力量。

  3月8日凌晨,马航客机失联后,9日上午9时,中远“泰顺海”轮已经开进疑似海域;下午1时中国海警3411船抵达,10日凌晨3时绵阳舰抵达。测算我国海域到疑似海域的距离,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消息显示,海军参与搜救的舰船共有四艘:一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以及两艘两栖登陆舰,都是我军主力战舰。此外,随舰还有4架直升机。救援兵力包括医疗分队、水下搜救分队、陆战队员。先期抵达的绵阳舰装备了对海的搜索雷达,对海面的中小型目标有比较好的搜索能力,同时舰上装备声呐,对水下目标可以进行探测,也就是说水面和水下可以同时进行探测。

  与此同时,我国紧急调动多颗卫星,调整了原有工作计划,清空星上原有指令,全力投入搜救任务。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日常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以及海军军舰要时刻处于战备的状态。

  来自海军的消息显示,3月8日上午,海军就作出派舰载机参与搜救失联马来西亚民航飞机的部署。12时25分,参加搜救任务的机组完成准备,人机待命,随时准备起飞。

  与此同时,中午11时30分,南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接到任务通知,迅速启动应急保障方案,成立海上搜救指挥组,拟定行动方案。“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航!”短短半天时间,井冈山舰完成远海救生器材、水下深测设备、油水、食品等物资装载和装备检查检修工作,全时待命出航。

  会上建议

  军地协同海上救援 机制常态化

  汪玉认为,近年来,海上救援在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海上救援还存在力量分散、机制不畅、装备落后等问题,难以满足新形势新任务下的需要。

  虽然我国组织了多次军地联合搜救演习,但由于没有形成常态化军地协同海上救援机制,各救援力量总体上仍处于分散运行状态,严重制约了整体救援能力的发挥。

  他表示,救援中最关键的是时间,海上的黄金救援时间约为12小时,施救的效果是时间越短越好。

  “临时和常态化训练是不同的。”汪玉认为,因为搜救行动涉及部门很多,包括交通运输部、海警局、海洋局、海军以及远洋公司,不是某一家能够做到全方位协调。他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协调,组织协同各个部门,抓好军民融合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实现军地海上救援力量优势互补;以此提高海上救援行动能力和效益。

  根据介绍,海上救援势必涉及很多部门,欧洲和美国都是从国家层面进行协调,形成了整套管理机制。

  此外,汪玉还建议,要全方位推进海上救援法规机制建设,通过完善海上救援法规体系、构建海上救援协调机制、加强事故监测预警及信息共享,使各方救援力量攥指成拳,使救援行动规范高效。(首席记者 郭媛丹)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