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央企何以成反腐“主战场”

2014年04月25日 15:3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先被实名举报,再发声明“辟谣”,然后被宣布接受调查,紧接着被宣布免职,华润原董事长宋林因为这场戏剧性逆转而成为近期的关注焦点。其实,宋林不是今年以来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落马”的国企高管。十八大以后,国企特别是央企成为反腐“主战场”。今年,已有十余位国企高管“接受组织调查”或“被立案调查”。

  多名高管“落马”,显示出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已深入国企特别是央企内部,见证着“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国企乃至央企积弊甚多,若不来一番深入清理,则难见长效。

  央企高管的身份往往“特殊”,他们既是一家体量庞大企业的管理者,又有一定的党政级别。比如宋林,他是世界500强企业的“一把手”,也是一名省部级干部。双重身份,本应意味着双重责任,然而,一些央企高管的权力不受约束,缺乏内部和外部监督,不仅令其腐败行为更加隐蔽,而且因为手中一支笔就能调拨大量资源,其腐败行为之肆无忌惮也令人瞠目。例如中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单笔最高受贿金额达1.6亿元,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单笔受贿金额之最,他可谓“财大气粗”,能一个月挥霍公款120万元,并称“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缴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光中国石化大楼大堂中间的一个吊灯就要156万元。可见权力膨胀到了什么程度。

  央企拥有特殊的市场地位和便利,却又缺乏应有的监管力度,自己监督自己,显然要出大问题。手握大权却缺乏约束,难怪一些高管的日子过得比官员要“适宜”多了。仅说一条,现在从中央单位到地方政府都要“晒账本”,三公经费都要亮出来接受社会监督。但央企却能以企业身份推脱责任,拒绝社会监督,即使晒出来,也是一笔糊涂账。比如当公众通过上市公司年报来关注央企“业务招待费”时,2012年招待费排名前三的大型央企,在公布2013年年报都隐去了“业务招待费”这一财务指标,几亿元瞬间“不翼而飞”。这种“躲猫猫”的态度,不仅是对投资者不负责,而且显然是对社会监督的刻意回避。

  央企运行缺乏公开透明,只是监管不力的沉疴之一。央企腐败频发,说明其管理制度设计已然滞后,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内部关系,约束管理者权力。同时,不少央企体量庞大,监管链条长,但不能因此就对监管上的漏洞视而不见,纪检、监察、审计等各部门都应参与到监督中。央企反腐,为的是保护国有资产,也是为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因为是国有,所以一旦出现腐败,公众就特别心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好央企,也是在维护政府公信力。(纪玉)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